爛片如何看?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人終其一生不過幾十載,有前官員抱相當樂觀態度,預測不久後港人年齡達一百二十歲。就人類歷史所見,人因科技發展而變得長壽,科技發展令人類滿懷雄心壯志,冀盼做更多事,到訪地球上更多地方、從事更多活動、結交更多人物。就連娛樂,也貪多務得,於是煲劇觀影,不少人也要首先搞清楚︰這作品是否值得看,然後聽同儕的意見、瀏覽網上評價而要避開劇透部分。回想過來,這等行為出於深感人生有限,好片也有限,爛片則彷彿壞情人,一頭栽下去要脫身,要狠下心腸,回頭時也難免懊悔浪費青春。如此憂慮大可不必,只要感興趣,爛片一看無妨。

 

如果觀影(電影、劇集等)的首要甚至唯一目的是娛樂,自然只看喜歡、令自己感愉悅的作品,這樣並無不妥,但不一定是觀影領域的全部,還有可開拓的餘地,那部分是鑑賞和批判。如果視觀影為純粹娛樂,觀者期待透過影片令自己高興,因此具備賞心悅目的元素是理所當然的,一旦那些期待的元素沒有出現,則不能成為佳作;甚至與「好」的期待差距過大,則歸為「爛片」。這樣的觀影模式非常被動,只等待作品良好,在光影流聲的一兩小時或二三十個小時內,間或湧現所謂「好」的元素。本來觀看圖像已較閱讀文字被動,因為視覺被作者規限了,閱者的想像也因而被規限;觀看影片更貼近人類眼見的現實,所需的想像就更低一層;若連優劣對比的思維活動也首先自我設限,被動的程度自可預期。

 

鑑賞和批判是相對抽離個人喜好和獲得愉悅感的取向,審視作品優劣、哪裡優、哪裡劣、有何特色。本來作品為觀者展現一個世界,若觀者停留在該展現出來的世界,也可謂囿於該世界;若觀者主動思考這世界呈現出來的特性,進而思考其中的細節和變化的可能,則自行開拓多一重世界,至少是作品展現的世界之更深一層。該部分還是觀者自主開發,影片始終有時限,終有某個結局出現,這個觀者開發的世界則可無窮探索,未知盡頭。這種對比並不引向高低之分,而是呈現作品所帶來的觀影部分與鑑賞部分相映成趣,如果只期待佳作,就趨向被動,容易忽略鑑賞的可能性,也一早放棄可享受的部分。

 

鑑賞還可以設想爛片可如何改善,這就是推敲優和劣背後作者有何意圖、作者有否受條件局限、又能否衝破某些局限。缺乏鑑賞意圖的觀影往往單講好看不好看、喜歡不喜歡、是否已看膩,遇上喜歡的部分稱好看,遇上不喜則不好看,僅此而已,觀者的世界到此為止。但若設想如何改善,觀者就轉換至作者的角度看作品,另有考慮,或許會理解處理劇本時的困難,能從更多角度審視作品,而不只從映像、意念,畢竟很多人提出創新的意念,但執行(execute)至劇本上時困難重重,效果半折心始。觀者本來就處於接受作品的角度看待作品,倘若兼具作者的角度,理解構成作品之艱鉅,日後再審視各類作品時,不但瞭解優秀作品的可貴,倍加珍惜,還恍如能從「上帝視角」審視作者和作品。由觀者本身出發;代入作者;扣連觀者、作者、作品俯瞰各環節——三重角度透視一部作品,開創豐富的鑑賞領域,箇中的樂趣變得多重、多面向,有等待作品給予的,也有自行尋索的;有依從實據推斷的,也有想像的,好像菜餚之中,混合使用食材,甜與酸、冷與熱、鬆軟與爽脆、粗糙與幼滑,雜味紛陳,異趣並舉。

 

必定有人說即使觀影不只娛樂,也不過取樂,沒必要思前想後,轉換視點,替作者設想,諸般腦內活動,自尋煩惱。誠然沒有必要,鑑賞旨在開拓更多趣味,終究豐儉由人。質疑者認為鑑賞和批判為觀者帶來負擔、不適感,但是佳作也經常刻意令觀者不適,例如懸疑情節,就是不把故事全部一口氣告知,故意在觀者渴望知更多之時,住口不談,出於求知而不得的不適感,觀者追看下去。有些作品有口皆碑,因為發人深省,引來觀者省思,就是內心有所縈繞,也是不適。因此不適不等於沒有樂趣,要取樂不等於完全迴避不適,世間很多樂趣就是徘徊於不適與解除不適之間。無懼爛片,樂於鑑賞,所謂私人影院,大可在心中建造。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