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眾一心窮開心

本月香港財政司長陳茂波公佈新年度財政預算案,其中一項重要政策是推動「開心香港」計劃(Happy Hong Kong),承接特首李家超親自宣傳的「你好香港」計劃(Hello Hong Kong),在全港各區舉辦美食巡遊、文藝創作等活動,對象是本地人,以增多本地遊樂選項,營造歡樂氣氛,繼而刺激經濟活動。似乎任何計劃名稱以「香港」為結,就可充當一系列,繼續提供笑料,果能營造歡樂祥和氣氛,由治及興,砌成一條「香港蜈蚣」。陳茂波解釋意念由來︰他眼見疫症消退,市民出遊,盛事復辦,「港人開心起來」,興起籌劃「開心香港」的念頭。

 

當今香港仍實施口罩令,規定市民外出必須戴口罩,違者可遭票控。口罩半遮面,街上俊男美女數目急增,也沒有令陳茂波看見普遍港人的西口西面,令他一時誤會大眾和樂,對於一向離地的他而言,情有可原。「開心」為何物?幼童不識字,掌握詞彙不多,已領略它的含義,就像心開放了,心情開朗暢快;相對而言,心好像閉鎖起來,就是鬱悶,心頭硬是有堵塞物一般,屏蔽起來。相信某國度的人對「屏蔽」所帶來的沮喪深有體會。有這對比,開心就極易理解,即使幼童不能作上述解釋,他們出於本能,也可體察開心與不開心的差異,由是切身感受開心的感覺,甚至性質是如何。

 

考究一下「開心」一詞的源由,本來並不指快樂,而是開放心靈。《後漢書.馬援傳》︰「且開心見誠,無所隱伏。」此處「開心見誠」與今日通用的意義相同,就是打開心扉,無所隱瞞。一百多年後問世的《顏氏家訓.勉學》有述︰「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開心」是開通心竅,令心靈開通。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尾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後世容易憑直覺誤解其中的「開心」。「使我不得開心顏」並非「使我不能得到開心的容貌」,而是「使我不能得以展開『心』和『顏』」,即是舒展心靈,並且有和顏悅色。李白之所以愁眉深鎖,原來是要服事權貴,整首詩假託做夢,大講山巒奇異險要,最終仍要突然轉向抽水,書寫「有煽動意圖」的句子。李白鬱悶,皆因受制於權貴壓逼,不得個體的自由,倘若有人問李白︰「市面回復正常,人人出遊從容,又有消費券,你開心嗎?」大概李白會摸摸頭腦,捋捋鬚,他關注的應該不是這些。

 

可謂李白雖然沒有直用現代「開心」一詞,終究還是求「樂」,如是他們這等文人如何看待樂?固然各適其適,既然咬文嚼字,不妨看看通篇講樂的《醉翁亭記》,它是北宋歐陽修的作品,與李白同處中世紀的華夏文明。《醉翁亭記》的內容是介紹「醉翁亭」名稱的由來、附近山川景色,最重要的是歐陽修身為滁州太守時,與民共處,同在醉翁亭取樂的情節,借此抒發「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並自詡︰「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歐陽修把自己塑造成與人民打成一片,具備以彼樂為己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甚有文人自鳴清高、特立獨行的中二病傾向。然而中二病在與民同樂,官民沒有對立,沒有自說自話,沒有與民間劃成兩個平行宇宙,畢竟心懷為官的崇高理想。若論古代「樂」等同今時「開心」,現代掌握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為政者,有否古代用紙筆墨硯的官員看待民間和樂的眼光?

 

神交古人後,回歸當下,猛然醒覺年少時的罪愆︰看過《獎門人》電視節目,其中一個環節是要求參演藝人脫鞋在石春路上跳躍,並一面稱︰「我好開心。」不料如斯惡俗趣味竟成神預言。荷蒙長官教導萬民如何開心,與有榮焉。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