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介與應用:《學問ORID: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

懂得問,四両撥千斤

大家有否試過以下情況:
開會時,問及與會者時,對方回應只是「一句起、兩句止」?

 進行滙報/演講/培訓時,出現Dead Air?

 

如果試過如上情況,筆者建議可以閱讀今次介紹的書籍:《學問:100種提問力創造200倍企業力》

 

這是由國際管理顧問Brian Stanfield所撰寫的一本書籍,由於作者於過往多年擔任文化事業學會(ICA)全球學院校長,當中涉及的教導,以及他的技巧應用於多達數千名人員。

 

(筆記個人認為:書中的提問技巧、促進討論的手法及用途可以很廣泛呢!例如:)

工作層面: 可令團隊創造更好的企業績效

親子關係層面: 可鞏固子女加深學習的經歷

朋友層面: 加深大家對事情的看法,彼此加深認識

 

全書以提問力為主軸,探討如何透過提問方式,啟發自己與團隊範疇,筆者大約概括為:

 

思考力、誘發參與力、專注力與執行力,並務求以提問協助團隊創造更好的企業績效。作者提出ORID ,便是於國際上被廣泛使用的「焦點提問法」。

 

「ORID焦點討論法」是一種用來進行討論和決策的方法,ORID代表的是Objective、Reflective、Interpretive和Decisional四個階段。這個方法強調思考和分析的深度,並且將討論流程分成不同的階段,使得參與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思考和決策。

下面是「ORID焦點討論法」的四個階段 (嘗試用公司營銷活動作案例,並以口語列出,以便大家作貼地的應用技巧):

 

1.   Objective(客觀描述層次):在這個階段,參與者將重點放在客觀的描述上,著重了解事件或議題的基本事實和細節。在這個階段中,參與者可以提問並分享關於事件或議題的相關資訊和背景。

例子:假設你的團隊正在討論公司的行銷計劃。在這個階段,你可以提出一些問題,例如:「我哋目前嘅行銷策略是係咩?」,「回顧今次嘅營銷活動,有咩深刻事情發生過?」「我哋嘅目標客群係咩人?」,「我們之前使用嘅營銷渠道係有邊啲?」等等。

 

2.   Reflective(反思性層次):在這個階段,參與者將注意力轉向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在這個階段中,參與者可以分享關於事件或議題的想法、感受和看法,藉此了解彼此對事件或議題的態度和意見。

例子:在討論公司的行銷計劃時,你可以提問:「你認為目前嘅行銷策略有邊啲優點同缺點?」,「你對現時目標客群 / 市場反應有咩感覺?」,「你對今次的行銷效果有咩想法?」等等。

 

3.   Interpretive(解釋性層次):在這個階段,參與者將對事件或議題進行分析和詮釋,並從不同角度評估不同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階段中,參與者可以提出各種假設和猜測,進行推理和分析。

 

例子:「今次用家嘅反應對我哋有咩意義?」「咁會點樣影響我們嚟梗嘅市場部署?」

 

4.   Decisional (決策性層次):找出定案,為之前的討論作出總結 (類似「結案陳詞」),並且將之前「所討論的點子」轉化成為「應用」,甚至作出實際行動 (Take Action)。例子:「因應行銷策略嘅會議,我哋嚟梗可以做啲咩?」

「按照大家嘅意見,我哋今次嘅推廣活動學到啲咩?令我哋下一次可以再做得好啲?」

 

在職場上,我們經常需要面對複雜的問題,透過提問方式,不僅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問題本質,也能夠激發團隊的創造力,進而創造更好的企業績效。

 

今次介紹的工具有助大家對促進討論的結構有更深入的理解,當然,筆者認為要做到更高效的促進流程(Facilitation),還需要其他各種的技巧與條件 (例如:應用心理學技巧:狀態誘導,引發被問者進入好奇的狀態等等)

 

筆者讀後興之所至,就暫時說到來這裡吧!

歡迎向本院查詢更多,彼此深入交流。

 

了解更多:
Website: mirrormind.hk
LinkedIn: linkedin.com/in/kerwin-ho-trainer
Facebook: http://pili.app/pg/SoPeQVTZ
IG: instagram.com/mirrormindhk

 

關於我們:
Mirror Mind新世代學院,專為年青新一代 (New-Gen)提供培訓及教練輔導,旨在幫助年青人展現潛能,讓他們邁向職涯高峰。

本文由作者【Kerwin Ho】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何景霖 Kerwin Ho (ACMC, ISNS)   超過13年培訓及顧問經驗 曾於香港品質保證局(HKQAA)委任高級培訓業務經理......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