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甚麼名字?由一個外景說起

Adam Naming the Animals, H. Gravelot and J.B. Chatelain(圖片來源︰https://bit.ly/3HT0MLn)

近日網民發現無線電視劇集《新四十二章》取景自屯門曾咀的骨灰龕場,以該地點為戲中的大學,引起談論。我無意討論以龕場為背景拍攝是否恰當,反而留意不同人等如何稱呼該地點。

 

一般人稱與該地同類場所為「龕場」,源於該場所放置龕。按《國語辭典》解釋,龕是「供奉神、佛像或祖先牌位的石室或櫥櫃」。擺放多個龕的場地,自然稱為龕場。另有一些放置先人骨灰龕的地點規模較小,佔地大概樓宇的一層空間,多是室內,較多人稱之為「龕堂」。龕場、龕堂都簡明扼要,一看就知含義,構詞方式也與其他常用詞彙一致,不會令讀者不自然,就如「球場」是玩球的場所,「食堂」是劃定供膳食的範圍。本來把無線電視借景一處喚作「曾咀龕場」應毫無異議,但原來它的官方名稱為「曾咀靈灰安置所」,連同其他食環署管轄的同樣場所,包括位於和合石、坪洲、長洲等,均名為「靈灰安置所」。

 

本來的名稱意義不夠明確、有欠優雅,都是改稱的理由,「龕場」意義明瞭,談不上優雅,但沒有觸犯華人文化圈的禁忌,轉為「靈灰安置所」也沒有優雅半點,反而文字架床疊屋,五字所呈現的意義不及「龕場」二字簡要。食環署的資料載列,單個安放骨灰龕的位置是「骨灰龕位」,龕場就叫作「靈灰安置所」。「骨灰」可謂通用,「靈灰」則要稍加理解,食環署「骨灰」、「靈灰」互用,不知何故。若稱「骨灰所」、「骨灰場」,普羅大眾當然知道是供公眾致祭、安放骨灰之地,而不是火化成骨灰、掃骨灰、鑑證骨灰等其他非一般民間用途,加上「安置」二字,似是要識別意義,又似是要增添兩分優雅,指稱骨灰「安」放,而非隨處擺,兩者都是多餘。

 

為場所的名稱咬文嚼字,看來過於執拗,大可「官民兩制」,你繼續絮語連綿稱「靈灰安置所」,前加甚麼時代、甚麼特色也可;我快人快語自叫「龕場」,河水不犯井水。然而上述只是一例,如何命名、如何描述現象,涉及運用權力,也影響週遭人等對事物的認知。

 

好幾年前,香港鐵路(下稱地鐵)列車延誤,在對外公告中會坦白說明,不知何時開始,絕口不提「延誤」二字,改為「列車服務受阻」,意義含混,效果是沒有交代事故原因,起因可以是機件故障、訊號有誤、有人墮軌、狂風暴雨致機件損毀等,但「受阻」的字面意義是受外力所阻礙,似乎地鐵有意滲入「責任不在我方」的意思。這與香港一直賴以傲視全球的can do精神背道而馳,掛起「地下鐵路」的金漆招牌,號稱飲譽國際,交不了貨就是交不了貨,豈容對外含糊其辭?更別說近年把出軌說成「稍微偏離軌道」、把甩卡說成「列車之間接駁機件故障」、把車門飛脫說成「車門鬆脫」。

 

還有其他例子,財政司長陳茂波在去年十一月接受武漢肺炎核酸測試,結果呈陽性,按當時政府的抗疫政策,理應接受隔離,但陳茂波還出席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並不戴口罩在台上發言。面對各方質疑,政府在深夜指稱陳茂波的CT值處於康復範圍內,屬「康復個案」,毋須隔離。此前政府卻「人以群分」,把全港市民硬劃為陰陽兩極,勢不兩立,忽爾源於陳茂波的特殊情況,獲得「核酸測試呈陽性卻又是康復個案」這醫學界嶄新發現。

 

本屆政府計劃興建「簡約公屋」,以圖緩解市民一屋難求的問題,或至少昭示政府緩解的姿態。簡約公屋不設置冷氣機,房屋局長何永賢指有市民可能希望節約能源,因此不預設冷氣,認為簡約公屋可成為劏房戶的救生艇。難得政府有如此深厚的同理心,試按同樣思路,析述簡約公屋如何惠民。簡約公屋單位面積107至333平方呎,較一般公屋細小,提供一至五人單位,若一個五人家庭入住333平方呎單位,每人平均可享空間達66.6平方呎,比起大部分文明國家法定的囚室最小面積(50平方呎)還要高,值得感恩。簡約公屋的浴室及洗手間並非「乾濕分離」,即沐浴間與座廁沒有分隔,沐浴與排泄毫無阻礙,適合趕時間的香港人。房間和客廳沒有牆壁、門戶相隔,政府稱可用布簾分隔,此舉體現家庭融和。本來政府理應解決市民居住問題,並提升生活質素,奈何一個住屋問題,歷屆政府聲稱如何竭力解決,一搞便是二十五年。現在分明甩皮甩骨的房屋,就拿來號稱「簡約」,國際都市彷彿回到上世紀七十年代、徙置區林立之時。

 

現在不少公共領域的事,都講求名正言順,其中的「名正言順」,只是講得通、有個說法而已,主事者知否它的出處?它載於《論語.子路》,記載子路問孔子假若衛國君主請孔子為政,孔子會以甚麼為先,孔子答︰必定「正名」(恰當解釋名份),隨後孔子稱「名不正則言不順」,名份沒有恰當的解釋,往後的言說就缺乏合理的基礎。《舊約聖經.創世記》敘述耶和華把各種動物帶到首個人類——亞當面前,亞當怎叫牠們,牠們的名字就是甚麼。亞當身為耶和華對土地的託管人,命名是一種權力。當今叫不同名稱好像是隨意的事,名稱背後的意義卻值得每個人注意。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