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學習與記憶與考試》

當自己的哥倫布

    學習的方式有很多種,本次探討的並非自學、線上或線下的形式轉換,而是如何將書本的知識吸收再運用。此次也將討論不同階段適合的記憶模式,以及考試與學習的交互關係。

    知識、課本是死的,但人是活的,將知識完全吸收固然很難,但有效的方法能更好記憶。以下是我記憶模式的轉變過程(就國小及國中而論):國小及國一國二有好多好多東西要背、要記,每次像歷史、地科等,不是一條公式行遍天下的科目,通常一考完就忘的一乾二淨,往往得在模擬考前抱佛腳。我稱以上的記憶模式叫「碎片記憶」,顧名思義,知識是一小片一小片的,東學一點,西記一塊,這樣當然記不久。

    國三時,要準備會考了,碎片記憶已不適用,所以必須用一種新的方式,我稱為「拼圖記憶」,就是將以前的知識碎片連同生活經驗拼成一幅拼圖,這幅圖,就是你所認知的世界,時間越久,拼圖就會越完整,也會漸漸發現缺漏的地方,那就是你知識的盲點,趕快查資料把它補全;缺漏甚至可能是新的知識,是還沒有人發現的新大陸,或許你可以成為哥倫布,讓世界更了解這宇宙萬物。

    知識不應該只是為了考試和答題而學的,而是為了造福世界上的人。世界需要的,不是一群只會寫題目,卻不知運用的廢物,現在缺乏的是富有創造性、有自己的想法的青年。以往的教育方式已成為明日黃花,我認為國家應改革教育體制和考試制度。像前陣子改的108課綱讓老師們不知道怎麼教,叫苦連天,最後還是得搬出舊課綱的課程當做輔助,這是為什麼?因為改了課程,但考的內容沒變。

    改變是好是壞沒人知道,只可推測結果。不論如何,青年是未來的國家棟梁,千萬別讓體制限制了他們的發展。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