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先生身教多做事

圖片來源︰Chill GOOD Facebook專頁

香港演員暨製片人古天樂出席今年倫敦東亞電影節閉幕禮,獲頒「亞洲影壇傑出成就獎」(Chill GOOD報道︰https://bit.ly/3NE8haj),他製作的電影《明日戰記》也是典禮的閉幕電影。談及得獎感受時,他憶述父親教他︰「少說話,多做事。」這句普遍人自幼聽聞的訓誨,意義簡單不過,但實行起來卻甚艱難,尤其在今日講各式各樣故事的年代,好些人不知能實踐幾分之幾。

 

以說話與做事作對比,帶出教訓,縱向比較在古代已有,例如《論語》記載孔子回答學生的問題,評價言出必行的人︰「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為次矣。」孔子說他們算是「士」中只能排第三的一類,並不特別高尚,但也比當時的為政者好得多,可見在孔子眼中,說到做到仍有價值。若作橫向比較,英諺有謂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出處人言人殊,未及考究,總之西方人也有認為行動勝於言語的。特意主張行重於言,代表世人通常忽略,只要推想一下,結合個人體驗,不難發現原委。說話是表達內心,一蹴而就,話語甚至彷彿潑出之水,欲發已至,欲收已遲,若單以抒發胸臆為旨,說話的效率極高。做事則相反,除了根本需時短、不費功的事外,大部分事情總要投注時間、勞力、心神來完成,簡單有如吃飯,港人以光速用餐聞名,狼吞虎嚥也要花費十分鐘,正常健康地進食更不只如此,遑論煮食、栽種、養殖等,要「做」出一頓飯來,所費時間、氣力不是說話可比擬的。以容易程度來衡量,當然是說話遠遠拋離,人會因為做事曠日持久,看不見成果,更會傾向講咗當做咗。

 

有時說話與做事的界線不明顯,甚至說話就是要做的事,例如政界中人、教導者、網絡評論員的工作,他們透過說話完成工作,包括演說、教導、廣播。他們若要實在履行職責,就不能只講某時演說,最終沒有;自稱教導學生,最終沒有;聲言製作節目,最終沒有。勸戒人「少說話,多做事」並不指以做事為目的之說話,即使做事的途徑是說話,這「說話」的行為仍靠堅實地做事來支持。終究道理仍是顯淺不過,就是「實幹」兩字。

 

奈何古往今來,說話者眾,實幹者寡,當今網絡世代,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近年還流行表態,個人對不同事件有所取態,就在社交媒體、影片網站等公開領域表達,選定某一邊作為立場。在普羅網民眼中,論據未必最重要,首要是立場是否與自己相同。甚至商戶、機構鎖定目標客戶,在客戶關心的議題上也要站邊、表態、抽水。他們大可止於表態,光說不練,說自己支持甚麼,卻從無實際行動,但感覺上已「充權」、抵抗了甚麼洪流、撐了誰人、做了鍵盤戰士,成為有良心、有個性的小店和組織了。

 

古天樂為人低調,早前《明日戰記》上映,有些香港人突然理性起來,用放大鏡評鑒此戲各項不足,很快有多名演藝中人站出來,聲言曾接受古天樂幫助,這回要以實際行動,公開支持《明日戰記》,希望它能取得口碑和票房上的成功。古天樂幫助圈內人的往事包括在藝人患重病時提供經濟支援,為失意藝人製造工作機會,這些他沒有公開宣認,反而是受惠者事後述說。今日有人一天到晚,鳴鑼擊鼓,大喊「說好某某故事」,事情的好壞,並非靠口說所能左右,本身是一個爛橙,如何讚美它肉甜汁多,終究酸腐;一頭死馬,如何塑造牠日行千里,白駒過隙,始終發出屍臭。過往十年,香港有一批人迷信公關,以為雕琢過文字,向公眾展現最閃爍一面,就得萬民受落,甚至以為受歡迎皆因公關了得,失敗則歸咎於公關不善,而不論實力、產品、服務、用人、政策的質素。時至今日這種妄想竟到達極致,謊話連篇也可說成講好故事,講完好話(其實也不怎樣動聽)又不見實幹,沒有實際行動支撐的說話又是甚麼?古代文雅的說法曰「紙上談兵」,現代通俗也謂「大隻講」、「吹水唔抹嘴」、「㞗噏當秘笈」。古今雅俗,不喜人只管空談而從不實幹,可謂深入華人骨髓,今日上上下下充斥這股真正歪風,可笑否?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