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忘記的第一步——不信記憶

《命運石之門》劇照,掌管記憶的「海馬體」多次被提及

毋須人到中年,大概只要是生活稍加繁忙,大事小事都容易忘記。很多人推說自己事務繁忙、記事的裝置故障、要處理哪樣突發事等等,就忘記其他事。要避免忘記待辦事項、與人的約定其實不難,只要從一開始就不相信自己能記住,然後不用腦袋記憶。

 

講記憶就要先略講人類歷史,大約二十萬年前,智人在地球上誕生,再繁衍後代、四散尋找棲息地。所謂尋找棲息地,其實是尋找適當的存活條件,包括住處、糧食、保暖抗暑的方法、力抗猛獸的對策等,人類在促進存活條件的過程中,接收大量資訊︰天氣、地勢、植被、動物(獵食者和獵食的對象)、開發工具的原料、其他人類的聚落等。如果人腦只不過是一部掃描器或影印機,把所到之處的一切盡掃記憶系統內,腦部肯定不勝負荷,經歷萬年的演化,人類學懂記住重要資訊,忘記不重要的,常整理腦袋,釋出空間盛載未來合用的資訊,也令原有的資訊不會亂糟糟,有如一個工作間,業者進內就找到要用的工具,而沒有多餘的物品。其中一種記憶的分類方法是把記憶分為短期記憶、長期記憶。以最簡要方式介紹,就是短期和長期記憶的形成都可短至數秒開始,但隨引發該段記憶的刺激、頻密程度有異,發展亦有異,長期記憶最長可達一生之久,短期則可短至一分鐘內便從腦內消失。這種每分每秒進行的思緒整理活動令人腦處於求生的最佳狀態,甚至為人類建立開發新知識技術、淘汰無用訊息的基礎。

 

然而這機制之首要目的在求生,現代社會經歷了工業革命、各種科技革命,進入後工業、網絡N.0世代,大部分都市人的生活比單純求生高於千里,他們更多追尋合意、實現更多價值的生活,於是經千百年錘煉、旨在求生的記憶系統追不上一二百年急遽發展的城市生活。我們總有太多事想做,甚至說成自己的任務、責任,但往往忘卻。

 

有人說自己事忙,所以忘記何時相約別人、忘記答應別人辦事、忘記解決家裡存在已久的微小隱患。忙是忘的最佳藉口,這些人大可忙於發展一己鴻圖大計,忙於結識更會帶來好處的朋友,忙於煲劇,卻忘記本來該做的事,終究只不過是心中判斷孰輕孰重,誰人與何事可以被他們遺忘,最後為別人帶來麻煩,比起自己的利益,或許無足輕重。至於會否被瑣事拖垮,自命辦大事的非凡人物,當然堅拒相信區區芝麻綠豆小事能影響他們半分。人迅速排列處理各項事務的優先次序,優先事項固然經常記住,又深信自己能記得次要事項,但強記繁雜事項,只不過依靠短期記憶,短期記憶的壽命又以分鐘計,倚靠腦袋記住各項事務根本不切實際。無視這事實,仍聲言可以記住,就只是一早想好那些事大可忘卻,然後以事務繁忙作為推卻的藉口。

 

既然我們的記憶不可靠得無法令我們貼合現實生活,如何是好?古往今來人類不完全依賴身體條件存活,現代城市人也大可運用工具協助。處於網絡世代的人既然機不離手,就不能一邊玩電話,一邊說沒有記錄待辦事項,用最簡單的方法——紙筆、電話內置的備忘程式、各種編定工作的程式——把容易忘記的事記錄下來,安排辦理的時間。既然每日起床就滑電話、檢查幾個通訊軟件的訊息、檢查幾個社交帳戶的新帖,倒不如增多一個小步驟——檢查當日的待辦事項,稍稍整理一天工作,比起讀一兩則意義輕於毫毛的故事來得重要。手法可以多樣,各適其適,基礎是認清事實,停止毫無根據地信任自己的記憶力,然後輔以小工具,建立微小而有效的習慣,切實應對問題。

 

《道德經》有謂︰「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今日人類仍可發揮其中的智慧,既然忘記,就不刻意記憶,而是記載,記載於紙上,記載於總要把玩兩下的手提電話上。科技帶來的便利幾乎全民享有,若仍不能運用以解決每日瑣事,甚至維持「人之所以為人」的誠信,就真是莊子所言的「拙於用」了。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