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閱讀心得

高中時對人生有些迷惘,
對於愛情、人際、課業都覺得自己不及格,
當時鼓起勇氣去找輔導老師諮詢,
只記得老師認真傾聽我吐苦水,
讓我感覺到被接納、被包容。
甚至在老師的鼓勵下,
參加探索自我的營隊活動,
讓自己能更認清自己。

我感謝當時的自己有勇氣去找老師諮詢,
讓自己的情緒有了宣洩的管道,
不至於讓莫名的壓力把自己壓垮。

 

之前看好多書友推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實際閱讀完畢,還真的不錯。
跟著蛤蟆先生的十次心理諮詢,
感覺更能了解自己的情緒。

喝醉酒的人通常不會說自己喝醉,
情緒陷入負面漩渦的人,
很可能根本不認為自己需要幫助。
只有當你自己覺察到情緒出了問題,
自願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協助,
你才能在心理諮詢的過程中慢慢進步。

我很喜歡「情緒溫度計」的概念,
如果有個溫度計能測量你的感覺,
一分表示糟透了,
甚至有自殺的念頭,
十分表示很幸福。
你能否判斷不同情境下的自己,
情緒各別是多少分嗎?

本書心理諮詢方法是強調探索童年的重要性,
你要增進對自己的了解,
就必須與自己的情緒連結。
每個人在兒童階段都有基本的情緒,
類似畫家調色盤上的基本顏色。
但我們必須因應環境調整這些自然行為,
我們會調和顏色讓自己可以生存下去。

某些父母會採用高壓管教方式,
孩子為了不被父母傷害,
可能會衍生出順從行為,
如附和、取悅、道歉或倚賴,
而這些童年時期養成的順從行為,
很可能會延續到成年的行為。

如果你是容易憤怒的人,
那很可能你常進入父母自我狀態;
你常常把自己歸類為「可憐的我」嗎?
覺得老闆很廢,同事不負責任,
朋友愛佔便宜,父母固執己見。
那很可能你常進入兒童自我狀態;

如果你能覺察自己的情緒,
能以理性、不情緒化的方式,
來處理當下發生的真實狀況,
那麼你就能進入成人自我狀態。

人生就像玩一場遊戲,
常常處於不同的心理地位
‧我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不好,
‧我不好,你好,
‧我好,你也好,
最理想的心理地位是「我好,你也好」,
必須透過行為與態度不斷地對自己與別人表現出這一點。

我很喜歡最後蛤蟆的好朋友們一起幫他慶祝,
"我們太容易任由重要的事件過去,
不去特別留意或慶祝,
可能因為我們總是得等事件過去了,
才體認到它的重要性。"

這也提醒我自己,
不要對自己太嚴苛,
達到小小的里程碑就幫自己慶祝一下吧。

▌書籍資訊
書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
作者:羅伯.狄保德 
譯者:張美惠
出版社:三采
出版日期:2022/01/26

 

 

本文由作者【古閱書】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閱讀愛好者,說書麝香貓,以成為頂尖說書人為目標。經營臉書:古閱書。IG:readingcivet。持續日更超過700天。 樂於分享閱讀心得、名人金句及書中金句。帶給大家有用、有料、知識滿點的內容。相信持續積累小成就,能讓成功的齒輪運轉。相信快樂只有在分享時才顯得真實。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