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不如全面,樂觀不如達觀

近十年,每每聽見有人高舉「正能量」,排除「負能量」,似乎人就是愛好乍看光鮮亮麗的事物,在正能量鋪天蓋地前,「樂觀」、「正面」也主導人類的精神領域,甚麼「看見杯水是半空抑或半滿」、「壓力即動力」大行其道。反觀提出不善、憂慮就是齷齪窘迫,令人慘不忍睹。他人面前,定要自信,察驗各事的正面,明明反面也要翻過來說成正面,裝扮成老子「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意趣,說話時永遠有陽光斜照臉龐。在此提出正面不如全面,樂觀不如達觀。
 

常言的正面樂觀是凡事往好處看,在不利的處境中都挑出有利條件,或從另外角度看,發掘有利條件。假設房屋倒塌,頓失家園,主張樂觀正面者會儘快壓下愁緒,找出多項有利條件,例如「我早已希望搬遷,現在環境驅使我不再拖延。」「我就藉此學習適應新環境。」比起頹廢度日,嗟怨命運,這種想法更具建設能力,對他人的毒害也往往較淺,但正面樂觀思想有至少兩處值得懷疑:一、總是高舉正面樂觀,是否過份懼怕面對逆境和負面情緒?還可反省為何界定某些情緒為負面。二、主張正面樂觀者經常把有利條件放大,不利條件縮小,會否造成偏信利好資訊,繼而判斷錯誤?

 

與其正面,不如全面;與其樂觀,不如達觀。總不能由全然樂觀的人擔任保安顧問,這情況下反而需要能設想最壞情況的人才,防微杜漸,才可締造一個足以令樂觀者安享的環境。面對未知和考驗,樂觀正面的人傾向預測未來變好,若做到達觀全面,則審視所有資訊,瞭解有利不利的因素,明白自身限制和仍可做的有甚麼,最後選擇該走的路。全面、達觀看待事物的宗旨是作決定時儘量不帶個人感覺,掌握充足資訊,認識事物,明辨情勢,各種事物等量齊觀,在可行的範圍內作適切選擇。

 

中華文明多世紀以來對相關人生態度已深入探討,只是沒有提出「樂觀悲觀」等語而已。孟子生於公元前四世紀,後世界定他的學說為「性善論」,從傳世文獻《孟子》一書看來,孟子其人的確多番論述人類的道德造詣能夠發展至善的境界,但他也明言︰「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在道德方面,人與禽獸的分別極少。)所謂性善,只是人具備向善的潛能,這是肯定人類邪惡的一面,但毋忘向善的可能。活在一千二百多年後的蘇軾落魄官場,見盡人在權力面前失態,幸好在淒風冷雨之中瞥見山頭斜照,感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既不怨懟於命蹇時乖,也不奢望有日再登廟堂,世間本來陰晴不定,世事也非全然黑暗,或全然明朗,安頓過後,期望達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地。原來千年來已有智者融會正反面,覓得結論,其反思必要翻出負面事情,再加審視。在今日一味正能量的世代,凡事高歌猛進,喪事喜辦,有人可公然胡亂引經據典,目不識丁卻要舞文弄墨,文明瑰寶自然未獲應有的重視。
 

有人會反駁人非全知,怎能全面?怎能排除個人,達致客觀?全面非全知,人只是介乎無知與全知,但力求掌握充足資訊,與因不能全知而放棄知道更多,有顯著差別,也影響判斷力。達觀非客觀,無人能完全棄絕個人觀點,只是人太容易受情緒、意願、視點左右,保留個人特色、滿懷熱情處事反而不難,於是才要力求超越既有觀點(也可能是成見)處事。當今諸多事情個人之力影響極微,拒絕處處不勝唏噓,懷憂喪志,又要避免盲目樂觀,磨滅本心,思維、心態的提升變得比以往更重要。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