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觀點】你還在收集乾貨嗎?我們缺的不是資訊,而是自己的見解

去年底做了全身健康檢查,後來到診所拿體檢報告,和營養師討論調整飲食的方向,突然發覺這道理其實與知識學習是相同的。

你知道加工食品不好,但還是愛吃

過度加工、精緻化的食品,往往賣相佳、口感好,吃下去的當下也有大大的滿足感,但對於我們的身體而言,並沒有太多的好處;甚至會造成上癮,攝取過多反而會造成負擔,弊大於利。

加工後的知識也是如此,獲得的當下會感覺收穫滿滿,甚至有些人會上癮,渴望更多的乾貨、更多的課程進修,對於生活或工作上的問題解決不但沒有效益上的提升,反而造成身體的負擔,失去思考的能力;這是精緻知識的上癮症。

我們缺的不是資訊,而是自己的見解

現在是網路時代,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資訊被放上網路,只要一個新聞事件發生,不用半天,網路上就有熱心的鄉民整理出摘要、懶人包,不須花費太多力氣,就可以享用這些資訊,太方便了,不是嗎?

「豐富」但不夠「完整」,更沒有自己的「見解」,是現在許多簡報的通病。因為網路搜尋的功能不斷的進步,造就了速食簡報的盛行,而看簡報的人未必在網路上看過這些資訊,或許會認為這就是你做的,也就不以為意;時間一久,我們缺少了消化資料的能力。

這是「你」的資料,還是「別人」的?這些資料都是真的嗎?

「反正網路都有嘛,搜尋一下很快就有別人整理好的資料…」當你這麼想的時候,就已經陷入資料收集的「盲點」了。

資料的收集、解讀,會因為目的不同、時間不同以及立場不同,出現完全不一樣的結果。當我們在進行完資料收集,進一步解讀資料時,最好用三種觀點來檢視看看。

這三種觀點就是:我的觀點、他人的觀點,以及世界的觀點。

像是 Facebook、微博、PTT 等大型社群網路或是論壇,不難找到別人對於資訊的看法與見解,這是「他人的觀點」;透過 Google 或其他搜尋引擎所找到的資料,則是屬於「世界的觀點」,當然這裡有時需要國內外的資料作輔助,以避免單一來源容易造成「一言堂」的偏頗言論,尤其是有關社會或是政治議題時,特別要注意。最後是「我的觀點」,透過長期持之以恆的資料收集、資料消化並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當你在準備資料時,若能以這三種觀點去檢視整理出來的資訊,自然就會較為客觀以及全面。

減少攝取精緻知識,找回自我思考的能力

營養師告訴我,運動、心態和飲食控制,才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我想學習這件事也是如此,思考、心態和閱讀選擇,減少精緻知識的攝取,強化自我思考的能力,或許是比較健康的學習方式。

(原文發表於Medium

 

///

劉奕酉|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暢銷書作者

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有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專注提供企業與職場工作者在思考、表達與問題解決領域的培訓與顧問服務。同時也是職場生產力作家,多家出版社、社群媒體指定邀稿對象;一年閱讀百本書、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解而廣受好評。

相關著作:《我用模組化簡報,解決99.9%的工作難題》、《高產出的本事》、《20道資料視覺化難題全解析

培訓、講座、專欄、顧問服務邀約,或文章轉載授權請私訊聯繫 ([email protected])

 

本文由作者【劉奕酉】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關於我: 鉑澈行銷顧問策略長/企業培訓顧問/職場生產力作家 擅長數據思考、商務簡報與問題解決,擁有高科技產業十多年策略行銷與高階幕僚經歷,為台灣少數具深厚實務背景的商務顧問與講師。一年寫作百篇以上職場文章,以知識萃取、高效產出與全息圖而廣受好評......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