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幻覺是投資大敵,沒用這招小心吃了悶虧

什麼是貨幣幻覺?

在《金融騙局》的解釋是這樣的:「人們傾向認為自己擁有的貨幣具有固定價值,是其他物品出現價格上的變化。」

所以貨幣幻覺跟投資理財、甚至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大有關係,簡單說,排除掉貨幣幻覺照成的偏誤,會使你更能金錢的使用,不管是投資或買消耗品上,能夠更花在刀口上。

所以,貨幣幻覺到底什麼意思呢?

舉最近許多店家都在漲價的狀況來說,不管你叫他通貨膨脹或是物價上漲,以直覺反應來說,一百元還是一百元,只是以前吃麥當勞薯條還能加大,現在買不起一個套餐,也就是大家覺得是東西變貴了,而不是錢變薄了。

每到選舉,政治人物就會提出哪任總統花了多少、舉債多少來攻防,通常都是較近代的總統舉債較多,這也是貨幣幻覺。

因為現在的一兆跟20年前的一兆購買力已經大不同了,但大家都傾向用絕對數字來做比較。

看到這邊你應該注意到了,所有跟金錢有關的數字,都要考慮購買力才是比較恰當的,也就是要經通膨調整後的數字才能拿來比較。

以房價而言,近年來房價的確是漲到很有感,但如果要說房價不會下跌這句話只算對了一半。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以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價格指標來看,921過後的房市低點大約落在數值60處,而到去年大約是120,漲了1倍的確驚人,但如果經過通膨調整呢?

通膨率以2.5%計算,20年的期間會使購買力降低4成,所以漲了1倍的房價,實際上經通膨調整後只增加了約20%的購買力。

別忘了股市20年前可是只有5,000點左右,所以當初投入股市收益可是不輸房地產。

雖然有些精華地段不可相提並論,以台中來講可能是七期或十三期重劃區附近,20年前只是一片荒地,投資在這些地方的人獲利一定非常可觀。

但股市中也能輕易舉出台積電、聯發科這類長線飆股,「眼光獨到」的人總是會獲得較好的收益,這就是資本市場的特色。

現在你已經知道在貨幣幻覺之下,許多數字不能盡信,你一定很好奇,既然這樣,為什麼專家們一直講絕對數字,而非經通膨調整後的數字?

一方面有些人自己也不懂,另一方面,「數據」在使用時常常是帶有目的性的,

舉例來說,政治人物會無視通膨指控某任總統負債金額史上最多,從而得到政治利益。而另一方即使想辯解,因為大家本就半斤八兩,拿兩邊一樣爛來反駁也不會有什麼效果。

又如賣房子的人會拿出數據表示房價年年上漲,暗示你欲購從速;政府調漲基本工資時不會順便告訴你上次基本工資調整至今,你的購買力減損了多少;台幣匯率在央行長年阻升不阻貶的情況下,也不會跟你說這對購買力產生多大的影響。

貨幣幻覺本身就是一個不易察覺的盲區,加上大部分專家基於各種因素,不會主動告訴你的情況下,一般人要能意識到已經十分困難,更別說要能綜合評估匯率、通貨膨脹、購買力等。

因此我想提供一個簡單易用的評估方式,正如經濟學人使用「大麥克指數」評估購買力,你也可以以附近的餐飲具象化你的購買力,例如以前20元可以買到一碗陽春麵,現在要40元,那房價漲一倍算多嗎?這個方式雖然不是十分精準,但足以令你改變看待貨幣的角度。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