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代消失的職業—電梯小姐

東京電梯少女

升降機雖空間狹小,卻是自成一角的舞台。有人與不相熟的鄰居困在一室,唯有邊看緩緩攀升的樓層,邊問:「阿囡出嚟做嘢啦?」有人及時擋住將關上的𨋢,為節省了半分鐘暗自竊喜。難怪 Edan 的新歌也以 #升降機 為題材,不過是短短一趟𨋢程,趕時間時永遠有閒人闖進來。

在香港的老工廈,總有些笨拙的貨𨋢,要靠人手拉閘才會走動。閘門「呯」一聲關嚴後,我常擔心這些老古董會否出意外,腦中演練著緊急下墜時的姿勢,但同𨋢的人往往一臉坦然。觸碰天際的高樓,需要快速的升降機,還有誰有耐性拉動𨋢閘,在昏暗燈光裏逐層爬升?漸被淘汰的,還有一份與升降機相關的職業,那就是俗語所說的「電梯先生/電梯小姐」。

在 19 世紀,現代升降機初面世時,人們視之為類似鐵路的交通工具,造價相當高昂,出入巴黎、倫敦和紐約等大城市的酒店時,才有機會「乘坐」。與其說是升降機,不如說是設計精美的小房間,鋪了軟墊的座椅、牆上嵌有鏡子,中央甚至有吊燈懸著。拖著繁美裙襬的女士毋須再行樓梯,而是從容坐在𨋢內,由升降機操作員將門關上,感受「車廂」悠悠向上升起……絕對是新技術帶來的奢華體驗。

如今,幾乎沒有人不懂得搭𨋢㩒掣,但在往昔歲月,這種簡單的技能亦有人代勞。昭和四年(1929 年),松坂屋百貨公司在東京上野広小路開張,除了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外型惹人注目,裏面的 15 部升降機也成為賣點,重視待客之道的日本企業,聘用了一群「電梯小姐」(エレベーターガール,Elevator Girl)引領客人到不同樓層,引來媒體爭相報道介紹這份「女性的新職業」。

根據當時的招聘廣告,從 14 歲到 30 歲的女生,只要小學畢業就能應徵。那個時代,女性外出工作仍非主流,但「電梯小姐」卻能穿上百貨公司的制服,展露弧度完美的微笑,操作最先進的設備,成了摩登女性夢寐以求的工作。為了彰顯與時並進的精神,松坂屋刻意捨棄和服,而為電梯小姐選擇西式制服,甚至曾邀請 Nina Ricci 和 Guy La Roche 等國際品牌來設計。

在 1952 年出版的《婦人倶楽部》中,圖文並茂地描述了松坂屋電梯小姐的造型:妝容看起來要活潑、明亮和健康,依照嘴唇的形狀描畫唇膏,並把長髮輕束在後面,稍為垂下鬈曲的瀏海,讓客人感到舒服自然。在 60、70 年代,客人在松坂屋挽著一袋二袋,柔聲告知想去的層數,戴著白手套的電梯小姐,便會優雅地引導你搭升降機。在歐美風潮席捲之下,她們身穿斗篷式迷你裙配白長靴,洋溢少女的蓬勃活力,但一頂氈面圓禮帽兼細緻妝容,又增添了日本女性的端莊。

電梯小姐這份職業,讓當時的女性初嚐步入職場的滋味,憑自己的努力掙取薪金,見識時尚華麗的花花世界,也在社會裏獲取一份尊嚴。聽上去只是按鈕、歡迎客人那麼輕鬆,但其實要牢記不同樓層的商舖,禮待難纏的客人亦絕不容易。在來去匆匆的時代,電梯小姐可能已淪為「花瓶」似的存在,人們抬頭盯著屏幕上的數字,還未來得及交換微笑已經步出𨋢門,甚至連「百貨公司」也像歷盡風霜洗禮的招牌,那麼老舊而搖搖欲墜……

商場的玻璃方盒子上升下降,高速得面目模糊難辨,只要門關慢了半秒,人們都恨不得用力按破它的按鈕。給電梯小姐留一個角落,把搭𨋢當成一趟垂直的旅程,是何其不切實際的懷舊呢?

#時尚紀事

本文由作者【時尚紀事】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