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Ⅰ《美國女孩》觀後感🌿

🌿影評Ⅰ《美國女孩》觀後感🌿


 

  • 台灣少數家庭的縮影

美國女孩,應該是少數台灣家庭的縮影。台灣第一波移民潮,出現在1978年,當時,不少人覺得國際局勢,對台灣相當不利,有不少人,買了單程機票,以觀光名義赴美,最後,以跳機之實收尾。長大之後,有機緣在美國西岸,遇見曾經懷有美國夢的華僑,我發現,移民這件事,好像和我想的不一樣。

 

  • 環境不必然是精熟語言的必要條件

首先,我以為人只要到了一個全英語的環境,假以時日,原本不會英文的人,也能在耳濡目染的情境當中,練就基本的聽說讀寫能力。但在我接觸到一位已經旅居美國三十年之久的華僑之後,我發現,過去的30年當中,他一直處在華人的小圈圈當中,接觸互動的人,全是操持華語的人士,英文的溝通能力,幾近是零。其實這也沒什麼好意外的,台灣的四大族群,雖然融合在一起,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用對方的母語和對方溝通。


 

  • 隨著移民搬遷的文化

再來,文化是會跟著移民搬遷的。第一次最鮮明的印象,是在LA的台式餐廳用餐,我很意外,鋪在桌面上的紙質用餐紙,頁面上盡是刊登各式各樣的補習班廣告。

這表示,華人移居到美國,課業壓力並沒有為此而鬆綁,家境不錯的小孩,外加父母教育程度夠高,懂英文,學校課業不會時,爸媽可以從旁輔導,若有需要,再借助補習教育的拔尖計畫,那這類會投胎的小孩,在未來進入常春藤名校的可能,是指日可待的。但若父母是不懂英文,必須靠較低階的勞務來養家活口,那小孩未來能否進入大學,取得大學文憑,仍存在著極大的變數。美國境內的大學,雖然有數千所,但實際上能進得了大學運取得畢業證書的美國人,差不多占總人口數的55%,再加上美國的大學學費宇宙無敵貴,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承受那樣子的經濟壓力。

  • 東西方文憑持有價值觀大不同

只是東方的價值觀和西方的價值觀,真的有很大的差異。在美國,強調的是英雄主義,你只要有本事闖出個名堂,就算沒有學歷,照樣走路有風,例如賈伯斯和比爾蓋茨還有其他沒有完成大學學業的業界名人。反觀東方社會的文憑主義,感覺大學或碩士是讓人尊敬的標備,學歷愈高,說話可以愈大聲?

  • 填不滿的坑

在美國女孩這部電影當中,從小女兒芳安的口中,我們可以知悉,莉莉一家在美國購買物品時,常常需要剪coupons購物,表示他們母女三人在美國的生活,並不寬裕。我主觀以為,要移民到歐美地區,除非家境非常富裕或家裡的經濟來源,是在當地賺取美元或歐元,這樣日子會過得比較舒心,否則,要用台灣賺得的新台幣,去填美國生活費的大坑,會是一項非常艱辛的挑戰。


 

  • 小孩的天堂老人的地獄

主觀以為,美國是小孩的天堂,老人的地獄。美國社會福利好的背後,存在著納稅人必須要支付高額所得稅的事實,賺得越多,繳得越多。在義務教育階段,美國對於任何一位不論是否有緣卡的學子,都會維護其基本的受教權和生存權,對小孩來說,是有人權保障的天堂。但在成人世界裡,生在美國,如果沒有能力繳納保費,生病時,根本就是死路一條,那就是為什麼莉莉罹患癌症之後,即便比女兒們更愛美國,也必須別無選擇的返台,因為,相較於美國的保險制度,台灣的健保制度,根本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曾經聽聞,有人退休後,移民美國,但高昂的生活費用還有醫療支出,原全無法讓有限的退休金,許自己一個安然的老年生活,有一些人為了面子的問題,寧可在海外過著在旅館鋪床舖與打掃的拮据生活,也不願意落葉歸根,輕鬆養老。


 

  • 時代巨輪下的不得不

莉莉老公的工作際遇,也是時代巨輪運轉後的不得不。在我初進園區工作時,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基本上,多是只留RD部門在本島,多數比例的製造商,都在時代的洪流之下,紛紛到對岸設廠,身為受雇的人員,除非自己另起爐灶,否則只能聽從上級的指派,在海峽之間,當空中飛人。


我依稀還記得,當時我隔壁部門的主管,來我們公司應徵時,提出的條件,就是不希望外派,因為他不喜歡和家人聚少離多的感覺。但當時代的趨勢與個人的想望衝突時,半點不由人,也是許多人必須認命的不得不。我記得那位主管曾經和同事們分享,他那還未上幼稚園的兒子,曾在老婆要出門上菜市場買菜之前,叮囑媽媽買一份報紙回來。老婆非常納悶,還不是識字的娃,要報紙有何用?沒想到,看似什麼都不懂的小小孩,語帶天真的回覆「幫爸爸在台灣找工作,不用一直飛大陸」聽在太太的耳裡,真是百感交集。

  • 少1分打一下的意義何在

電影當中,也出現了你我為學時期,少1分打一下,讓人怵目驚心的場景。真不知道是哪位天才,發明了這種樹立威權的機制,我只知道,拿棍棒一直敲打烏龜,只會讓正常的烏龜變成縮頭烏龜,並不會變成跑在前頭的白兔。

  • 台美大學大不同

台灣和美國很不一樣的地方,是台灣的好大學很難進入,相對好畢業;美國的大學則是入學門檻相對多元與寬鬆,但要拿到名校的文憑,相對困難。就我所知,美國比較好的大學,每一堂課的課堂小考,和台灣相較,是相對的頻繁,基本上應該是沒有任你玩四年的可能。

  • 是資優生還是次等生

莉莉的女兒梁方儀,在美國是資優生,轉回台灣之後,因為國文的障礙,還有整個求學環境的大不同,立刻從美國班排名的頂端,落入台灣校內班級排名的倒數,對一個處在狂飆期的國中生來說,那個打擊是相對大的。

  • 病魔來襲的焦慮

在聞癌色變的這個年代,罹患癌症的人,多多少少會有莉莉的恐慌,對於不知道還有多少個明天與還能陪孩子多久,對一個愛孩子的媽媽來說,都是莫大的煎熬與難關。


 心理學有所謂的「挫折攻擊假說」,對於劇中梁方儀叫媽媽去死又和媽媽相互拳打腳踢,最後招致父親的體罰,我想,是這一家三口,被命運掐著脖子,心失了方寸的脫軌表現,看了讓人心疼也讓人唏噓不已。

 影片中,我們會發現,莉莉的老公,不時以在校排名,作為和女兒談判的籌碼,在班親會時,與會的家長,更毫不掩飾地告訴莉莉,不希望自己的小孩,和班上排名最後一名的同學交往。這些情節,突顯的是台灣社會根深蒂固的「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之不容撼動的情節。我以為,讀書是一種天份,但善良更重要。

曾聽過長輩提起,中學時的他,表現得奇差無比,在人前總是抬不起頭來,後來因緣巧合,他遇見了伯樂,腦袋也開了竅,從此之後,成為某個領域的佼佼者。後來因為某個因緣,遇見了當年全校排名第一名的同學,低調的他,並未揭露後來不可同日而語的成就與身分,反倒是當年的全校第一名,一直以不可一世的姿態和他互動,長輩只能感嘆「有些人,只能抱著舊時的光環肯定自己,卻不見在流逝的歲月裡,有人早已奮發圖強,急起直追,早就超越自己許多」。面對這類的人,除了笑笑不介懷,似乎找不到更適當的回應。

  • 危機就是轉機

這一家子的劍拔駑張與烏煙瘴氣,終究在妹妹疑似得了SARS,必須強制隔離,而空出一段,讓大家都得以思考的時間。家的意義何在?我以為,有家人在的地方,就是家。


 主觀以為,要送小朋友出國唸書,未成年之前,爸媽最好陪在身邊,不然,像美國那樣,有隱性種族歧視的地方,對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融入一個族群,並沒有想像中的容易,精熟一個外國語,也未必和你居住在外國的時長和獲得的學位,存在著正相關的關係。在我們土生土長的環境,總有人喜歡組小圈圈,排擠他人,更遑論到陌生的國度,要成為一個能夠融入社群,且處處受歡迎的人,其難度,更是難上加難。

  • 標籤與自在

美國或台灣女孩,如何定義?我想,與其執著於用標籤來定義自己,不如平安自在地隨遇而安,來得實際些。

本文由作者【飛火流螢】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