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還可關懷美學的甚麼?

俵屋宗達《風神雷神圖》,十七世紀

人類的感知本來就側重視覺,可是人類又有對不可見物理解、想像、思考的能力,生成很多概念,例如美感。美感的定義、涵蓋的範圍並無極權威、絕對的定論,較多人同意的應是心靈受觸動,而非關利害的,人能體會美的存在,這觸覺和感知領域就是美感。當然面對普羅大眾,事事心靈,每每浮塵,只弄得曲高和寡,對牛彈琴,但今日很多高舉「美感」、「設計」的大師,倡導的美感只著重視覺,也就只雕琢造型,欠缺深度。

要令人知道某物具備一些特點,透過影像呈現是便利的手法;呈現得突出,吸引注視至令人不能迴避,是其中更顯著的手法。當今推動藝術發展的人盡下苦功,教育公眾,仍是小眾趣味,這未必是他們的責任,而是世俗有太多事物令人分心,投注精神往藝術裡的人,畢竟佔少數。另有一批人自言提升哪裡美感,重現甚麼文化,說到底不過商業噱頭,拾取一目瞭然的「視覺元素」,拼湊即食的美感,令人一看上去就有眼目上的享受,卻與心靈觸動相距甚遠。

有大師獲重金禮聘,為企業修改舊有品牌標誌,大師把原本正方形標誌改為圓角,經另一些大師分析,發現新標誌符合黃金比例,線條組合又何等和諧。有善心人眼見小學生的教科書設計單調,認為要令學童自幼沉浸於「美感教育」中,把沉悶的書籍重新設計、排版,煥然一新,本本化為精品。有自詡品牌醫生的高手替傳統糖水鋪改造品牌,產品不變,形象翻新,甚至設計四個吉祥物,總體就增加現代感、個人感。凡此總總,來來去去,不外乎為了好看,美則美矣,僅此而已。不是說他們做的事有任何不善,只是類似的做法恆河沙數,一味追求外觀帶來的愉悅,令原本已側重視覺的人類更著意視覺,形成美感的偏廢和浮淺。

東亞書法呈現線條美,但不止於此,從墨水的豐潤度、延展的形態,可見書寫者的筆法,觀者繼而構想書寫時的動態,甚至精神狀態,感受紙筆墨外的美感。日本有「侘寂」美學,在建築、書畫,以致茶具、傢俬等器物中令觀賞者領悟空靈的感覺,例如野口勇在一九九二年創作《Black.Slide.Mantra》的公共藝術品,是一條滑梯,製成後野口勇指出它並未完成,要待眾多小童在其上玩耍過後,造成磨滑、耗損的狀態,才是它真正完成的時刻,這融入了侘寂中令觀者感受時間流逝的意韻。

西洋方面,古典及文藝復興時期,講究畫像和雕塑像真、合乎數理原則的比例。像真展示現實世界中的美,在沒有相機的年代中這是人類探究美的重要手段,數理的美則令他們體會原來世上有如此純粹的美。後來相機面世,像真的意義消退,後印象派、野獸派、超現實主義、立體派等畫家奮起,以各種技法引人注目,但主旨同樣是以嶄新角度觀看世界。

無論東西方,歷盡時代洗刷的美感追隨者不只關注事物是否好看,美麗雅觀僅作為表面一層,他們在這基礎上尋覓更深邃的事物,包括精神層次的提升、審視世界的角度、創作者與觀賞者的意外觀照等。回頭過來,重新觀看今時的各式各樣「美」的製物,除了在瞬間告訴眾人它們非常好看外,還有沒有帶來視覺神經以外的美感?

愛美是人之本性,也沒必要制約,但若過分追求視覺美,甚至忽略視覺美之上可開拓的領域,反倒令追求美的心靈閉塞,展現美的技藝倒退,往後創作好看作品的能力會否消退,也未可知。現在科技已可帶來虛擬的沉浸體驗,講究美感的人若未察覺美的意涵與周延,這會是人類文明另一項挑戰。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