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一定是好東西嗎?在「責任」之中為你尋找答案

近二十年來的經濟增長,造成國際分工系統。
一個生產流水線的分工,歸根於利益的產生。
對於企業來說,分工的目的是透過合作而獲利。
不少大型企業把製造程序向多國外判,再進行國際投資。
分佈各國的企業生產工序促進了分工本地化發展,不但可以令生產成本減低,更能提高營運彈性。
至於對員工自身來說,他們會希望自己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分工真的沒有缺點嗎?
凡事都會有利害得失,工作上的分工是分責任制,為了同事們工作時更合拍。
但過份分工,就連非工作上都運用的話,會令員工容易造成情緒勞動。

先說一個例子,有位同事最近向我訴苦,因為她覺得家庭壓力很大。
平日要處理家事,沒有私人時間可言。
每晚放工後,看着堆積如山的垃圾無人收拾,又要獨力照顧剛讀學前班的子女,再安排晚餐,令她覺得無力感很重。
她總是期待有人會發現她過重的責任,然後會幫輕她一下,誰不知只能換來老公說一句「做得好」的稱讚。

對於上述類似情況,不知道你有否經歷或聽聞?

我覺得社會文化將大家的思想鎖定了,潛移默化地把上班的責任許配給男人,把家庭的事務委派給女人。
即使女人做好家務,會被認為是理所當然。
只有男人做家務做得好,才會得到誇獎。
在我眼中,能力無分性別,男人處理家事可以很盡責,女人工作表現也可以很出色。
雖然人人平等的概念日漸普及,但我相信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完完全全套用於社會當中。

看似簡單的分工,不但看得出社會價值,還看得出同理心的存在。

再回到工作上,你有否在工作時完成額外而不要緊的任務?
旁人覺得做了也沒有甚麽後果,沒有強迫你去做,為甚麼你還要自願去做?
你會不會心想,如果做了以後,會有利於其他人,所以想去做呢?

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長期下去,你也會造成情緒勞動。
職場的分工,應該要講求責任與利益的平衡。
過份為他人作出貢獻,會令照顧他人的情緒資源耗盡,漸漸會自我價值降低和負面情緒增加。
你要做的是令他們看到你的協助,而不是得到視而不見的待遇。
為了自己,一定要自私自利地去想,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只做對自己有利可圖的事,這樣才能避免情緒勞動。

本文由作者【Bella】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大家好!我叫bella~ 作為客服人員,我很有滿足感。 因為每天對着不同類型的客人,充滿挑戰性。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