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的價錢

金錢經濟取代換物經濟,成為主流已有世紀年日,現今社會中貨幣成為符號、圖騰,單是一張鈔票、金錢符號、屏幕上的一串數字,已叫人著迷,望之不禁亢奮,失之難忍惆悵。擁有金錢就是擁有購買力,購買得的東西是甚麼,各人自有想像,因此人在金錢貼上各自的願望和冀盼,若把它們拼貼起來,會成為色彩斑駁的異樣圖畫。

 

由於貼上太多美好的想像,附加於錢財之上、後來衍生的概念也自然獲理解為美好的事物,例如「有錢就是有選擇」(張系國《棋王》甚至刻劃有人物認為「錢就是自由」)、「財務自由」等。細想一下,它們是否全然美好?爭取上述選擇、自由,同時又付上甚麼代價?

 

有人說「有錢有選擇」,這當然正確,若只有十元來應付午餐,不是買麵包,就是來歷不明的平價燒味飯,再具創意的做法不外乎用等而下之的零食當正餐。若有一張由班主付費的附屬信用卡,獨自漫步進酒店用膳又何妨?有錢有選擇所言非虛,但有錢換來的是甚麼選擇?即使換來極多選擇,人所真正需要的卻不會很多。經濟學家Dan Ariely在Predictably Irrational一書中指出,人原來有增多選項、維持多選項的傾向,認為多選擇提供安全感,於是出現一些不理智的行為,例如開拓不同方面的業務,但沒一樣做好;與多個潛在交往對象維持曖昧關係,而不選定真正合適的伴侶;攻讀雙學位,但根本不能分配時間,導致兩方成績不理想。Ariely的論點是我們渴望取得選擇,但往往沒有思考本來該做甚麼,而該做的事只佔眾多選項中極少數目,可能只是一兩個。人易於集中爭取選項,而忽略該做的事,最終也容易落入不利的狀況。增加財富令購買力提升,追尋該等購買力有否妨礙自己清醒地做本來該做的事?若自言清醒,該等選項是甚麼?與真正該做的事有多大程度呼應?增加選擇又有否提升鑑別選項 優劣的能力?例如有些人認為現居地不宜居,總渴望移居外地,在外又發現其他不善處,然後又嫌棄,或許那些人先要改善自己融入社區、適應環境、改變生活條件的能力,而不是靠外在的選項來填補空虛的自我。

 

近年又有人高舉財務自由,聲稱一達致財務自由,生活享受、追尋夢想、助人自助,一概可期,連睡覺中錢也自然生出來,令人神往。如何取得財務自由?原來就是跟提出者購買金融產品,假以時日,雞買得夠多,日後自然產出大量蛋來,當下就要竭力養雞,把每月收入一部分撥為供款,儲蓄量充足,投資組合表現優異,待若干年日,就達成財務自由。過程中供款人是合理地省吃儉用,削減本來多餘的支出,還是要節衣縮食,不必要地降低生活質素?吊詭的是為了未來不確定的財務自由,當下用錢的自由便先要捨棄;若說這只是「延遲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爭取財務自由的人卻經常承受與財富相關的壓力,可謂被它綑綁,精神上極不自由。

 

筆者現在仍希望銀行戶口結餘增加很多個位,財務金字塔築成圓滿的三層,靠錢財達成無數夢寐以求的事,又發財又立品。同時無意指斥金錢乃萬惡之本,嘲笑他人滿身銅臭,高唱安貧樂道等。可是當今勸誘平民以不菲代價來積聚財富的說辭有太多太重大的漏洞,連我這庸夫俗子也看不過眼。由他人界定自身的選擇與自由,豈不自相矛盾?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