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職業,問出甚麼來?

圖片來源︰https://www.mindler.com/blog/careers-for-people-persons/

華人社區經常出現一個現象:問別人的職業,被問的可能尷尬,尤其是待業人士,slashie更不知從何說起,總要視情況來決定看待這問題的認真程度。問人者或許有類似經歷,但一有機會,又樂於問人做盛行。

 

歐洲人並不喜歡被問或問人職業,首先是他們認為知道別人的職業便容易推敲對方薪金多少,這涉及私隱。此外,他們認為可以從不同方面認識一個人,例如成長年代(他們經常問人年齡)、嗜好、身處的社會環境(由此很易談及政治)。

 

比較華人與歐洲人問職業的形態,可發現華人傾向相信可從工作判斷他人的特質,甚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這趨向掉入以職業界定自身的陷阱。

 

為何說這是陷阱?從事某一職業的原因有很多,並一定是某類人才會擔任某些職業。職業有塑造個人特質的可能,但沒有普遍性,即是有濟世為懷的醫生,也有唯利是圖的醫生;有守護真理、敢於發言的學者,也有依附權貴、表裡不一的學者。以職業界定一個人的特質,只是以力量薄弱的線索估量別人。

 

問職業或許只是寒喧應答,可憾的大概是那些人沒有更佳的話題,更可悲的是人以問職業的導向來看待自己,即是以自己從事的職業來界定自己。「我是XX師,所以會YY想。」「身為一個XX業者,我要做YY。」若一個人堅守專業操守時這樣想,是值得推崇的,但在思考其他個人問題時,例如擇業、規劃人生等,這種想法只會窒礙開拓前路的可能。

 

從日常生活角度而言,一個人一日的活動有很多,工作佔其中一部分。把時間拉長至一個月、一年,他的生活又有更多其他部分,工作佔的比重變得更少。「工作只是生活一部分」對現世代來說應該不陌生,甚至是定理,如此用職業界定整個人的性質便顯得更不妥當。

 

日常生活之上人還有更高層次的追求,可以是夢想、召命,工作及職業只是達到目標的手段。某人冀望改善貧苦地區兒童的生活,究竟他應成立慈善團體籌款、進行水利工程、促進公平貿易、倡導均等基礎教育,還是其他,視乎他的條件、呼召,不論最後他是籌款家、工程師、商人、教育家等,扶助兒童的初心並不改變。我們能想像一種職業可以指向各種目標,反映各式各樣經歷、興趣以至價值取向,不同工作也可以指向幾項類似的個人特質,「我是XX師,自然YY想」對個人而言除提供侷促的框架外,似乎不能引起個人學習、思考新事物,沒有造就自己的功用。

 

改變職業先行的想法和與人相處的習慣,不只可發掘更多認識他人的面向,更重要的是發掘更多蘊藏於自身的可能,造就從未想像得來的自己。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