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襲式封區的迷思

近日香港政府頻頻採取 突襲式 封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成效比普及社區檢測計劃高,並打算日後的行動也是「突襲式」,以及縮小受限區域的範圍,同時間在多個地區進行。林鄭政府一直以 同行 為施政口號,小編覺得他是否在上任前已經有了前設:政府 vs 市民。所以開宗明義希望市民不要再與政府對立,而改為與政府同一方向前進。

 

小編以調解的邏輯探討林鄭政府數年來的思考模式及施政,發現他並無抓緊「同行」的契機,其原因可能是政府一直錯過把對立轉變為同行的第一步:找出 共同基礎

 

共同基礎 Common Ground

其實無論任何對立的人,大家同處一個天空下,必然有一些共通點是相方共同珍惜的、重視的、不輕言放棄的。譬如政府和市民同樣希望社會繁榮安定、疫情盡快結束、雙方都能像從前般有良好關係等等。在這些大前題下,政府和市民理應能夠共同努力 同心抗疫。但政府好像沒有察覺這些共同基礎,認為在這場抗疫戰上只得自己孤軍作戰,市民必然不會配合,甚至乎會作出反抗行動。

同理心 Empathy

希望與別人同行,最起碼能夠展現同理心,關心及體諒對方的難處,在相互關懷和理解後,往後的行動將能夠更加順利進行。反之,近日的「突襲式」封區行動不單擾民,而且是零溝通,甚至乎通知也沒有。這種態度完全沒有尊重市民,還把市民錯誤地定義。

突襲 一般是指對不備之敵突然實施攻擊的作戰行動,是基本的進攻方式之一,也是游擊戰的主要作戰方法。所以市民在他眼中已被定義為敵人,因此才需要採取「突襲式」封區。政府到底何時才開始認真的展開「同行」計劃?我們的社會到底何時才能重歸和諧、不敵對、不帶口罩、重現大家的笑容呢?

本文由作者【Dr. Leo】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I am working in jewellery industry for 20 years. My main job duties are merchandising and quality control management......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