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難以溝通?試用其他方法達至完美溝通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不同的人,需要依賴著溝通去維繫關係。
無論是洽談生意,還是提供工作指令,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可或缺的。
以下是一般的溝通技巧,只要善用得宜,溝通時便能減少障礙。

用心聆聽
要改善溝通,最先要懂得聆聽。細聽對方說話,用心理解。
不要打斷對方話語,以免令對方覺得不受尊重。

重點先行
除了聆聽外,跟要懂得如何表達自己。
有些人有時講東,有時講西,並令聆聽者摸不著頭腦,甚至造成誤解。
表達者可先整合意見才說出來,先說出重點,然後作出解釋。
另外,第一段說話裏,一至兩個重點已經足夠,句子中過多重點只會令聆聽者更難作出分析。

身體語言
善用身體語言(如手部動作,點頭微笑等)能有助溝通,協助對方明白溝通內容。
但過份身體語言會令人覺得奇怪,造成尷尬。
另外,溝通時可留意對方的身體語言,從而了解對方的內心想法。

但即使溝通技巧完美,總不時會出現部門間責任互相推搪的情況。
小編最近在公司亦收到一則類近投訴,導致需要協助排難解紛。

客戶不滿退費單安排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在正常情況下,兩星期內會完成申請,於是致電投訴當時處理的客戶服務部同事。
查核後,帳務部發現客戶服務部因錯誤遞交資料,導致整個申請繳交退費流程被駁回。
客戶服務部則認為退費處理部門沒有提示申請被駁回,導致沒有作出跟改或跟進。因為兩方心如鐵石,立場僵持,不願作出跟進。
最後,要經第三方同事處理。雖然事件已被跟進,但兩方沒有達成共識,有機會往後會再因溝通問題造成投訴。

其實是次問題的產生,是溝通不良惹的禍。
若雙方都主動要求溝通,也許投訴都不會產生。縱使遭被投訴,部門間的處理及良好溝通也是必須的。
但要如何改弦更張,令溝通成果更有效,以避免溝通上引致對方的不滿?

最重要的是了解對方是什麼人,不同類型的人會有自己的獨特思考,溝通方式亦有不同。
若果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去溝通,而對方的溝通方式有差別的話,溝通時便會出現誤解,甚至造成衝突。

在職場上,有一套工具能解決溝通上的問題,叫「HBDI全腦思維優勢」。
HBDI發明人奈德赫曼認為:「每人都是獨一無二,有獨立思想方法,會以自我良好的方式與其他人溝通」。
因此,發明人利用工具把人們分成四大類,以便分析各種性格:

A. Analytical Thinking
為人較理性、行事徹底、精確、邏輯、技術
B. Structural Thinking
為人較謹慎、循規蹈矩、可靠、遵守紀律、細節
C. Relational Thinking
為人較友善、善於社交、同理心、情感豐富
D. Experimental Thinking
為人較喜歡探索、想像力、冒險、實驗、藝術

就以上的案例,帳務部同事屬於A的模式,較以邏輯為主,而客戶服務部同事屬於C的模式,同理心較為着重。
因為兩者思考模式對立,若不作出溝通上調整,溝通障礙便會產生。

若運用了「HBDI全腦思維優勢」,以下溝通例子可為大家作出參考:

客戶服務部:「我們被投訴!是因為你們同事沒有提供正確文件!」
帳務部:「這件事一定讓你們困擾了,先說出來,看看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先同化他們,並表示會患難與共)

查核後,發現是客戶服務部的申請出現了問題

帳務部:「原來是文件上的問題(不責怪對方的語氣指出錯處),你可再提供正確文件,我們馬上跟進,再次安排退款,問題即將可以解決。(表現出友善)」

在這情況下,推心置腹,溝通達至成功,問題便能解決。

要切記,如果目的是利用溝通去解決問題,讀者們必須要以對方角度去作出溝通,青眼雙看,才能減少爭執,達至成功的溝通。

本文由作者【Bella】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大家好!我叫bella~ 作為客服人員,我很有滿足感。 因為每天對着不同類型的客人,充滿挑戰性。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