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講廣東話,唱廣東歌,你呢?

圖源:樂人谷

自從到外國留學和近幾年到處旅遊的關係,越來越意識到廣東話的罕有,如果在外地遇到會說廣東話的人八成以上都是香港人,其次便是廣州人或者馬來西亞人。當意識到廣東話是這麼的獨特後越來越希望更多人能接觸和學習這個語言。近年來香港的變化,令我們作為香港人由出生開始第一個學習的語言也快將被抹去。很多人說要撐廣東話撐廣東歌,但不知道是不是用實際的行動在支持呢?

 

最好宣傳廣東話的一定是電視劇和歌曲,但近來越來越多歌手藝人都北上發展,如果是10年前北上發展其實並沒有什麼。但當越來越多香港本土藝人北上發展後,便會發現越來越少本地創作,本地電視劇,甚至要找一首廣東歌也越來越難。其實想唱和製作廣東歌的歌手仍大有人在,但不知道有沒有人聽呢?記得大約10年前的超級巨星,幾年前ViuTV的全民造星,算是香港非常罕有的選秀節目。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第一屆全民造星的幾個男生,開始有單曲的發行,而全都是廣東歌,不知道為什麼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可能是廣東話實在太難的關係,寫廣東話詞的作詞人也越來越少,來來去去也就這麼幾個,就算有新人的冒起卻經常被網民炮轟歌詞寫得不好。當然我明白香港人要求非常高,但當現在越來越少人寫廣東歌時,我們便更加需要鼓勵新一派的廣東歌作詞人。很好笑的是很多人常常嘴裏說着支持廣東歌,但上週叱咤903的專業推介排行榜第一位是柳應廷的迴光物語,很多人卻說着不知道柳應廷是誰,沒有聽過這個名字,也沒有聽過這首歌。覺得很諷刺又覺得有很多人沒有好好珍惜廣東歌的存在。看看YouTube上香港歌手的MV觀看率,再比較一下台灣,不禁令人慨嘆香港樂壇是不是都沒有人支持呢。

 


其實回想這些年,出廣東碟的歌手已經越來越少,很大部份的原因是因為銷量不太好吧,也可能是因為有Apple Music,Spotify的關係實體唱片已經沒有這麼受歡迎。其實一直以來廣東歌的類型都非常廣泛,有抒情有搖滾有Rap,應有盡有,90後的我還記得當年的農夫,軟硬。要聽樂隊的話我們有Rubberband,Supper Moment,LMF,廿四味等等。要聽抒情歌,大把!!但為什麼大家都說香港樂壇好像快要沒落呢?廣東歌好像越來越少,大家都偏向聽台灣,韓國,歐美等等的歌曲,本地的創作也很少去了解。有些人說現在的廣東歌都不好聽,沒有當年張學友張國榮或者陳奕迅那些年代的歌曲這麼經典,難道這樣我們就不支持我們自己本土的音樂嗎?

 

試試在Google上搜尋「廣東歌」,你會發現它又名為「香港流行音樂」,這是令人多麼值得驕傲的事,廣東話雖然不是我們香港獨有的語言,但廣東歌確實是香港獨有的文化。想當年許冠傑那些口語化的廣東歌,「我哋呢班打工仔~」,「春田花花幼稚園」裏那首不對音的校歌「我們是快樂的好兒童~」不知道現在00後的朋友還懂不懂唱呢?雖然現在寫廣東歌的新人,可能真的不及當年黃霑林夕這麼經典,但我相信只要我們支持香港本土的製作,他們一定會有進步。如果你認同廣東話是你的母語,如果你認同有人激親你時,你沖口而出的第一句是廣東話,那不如從今天開始就不要再口口聲聲地說支持廣東話,支持廣東歌,用實際的行動去聽去宣傳。

 

廣東話就只有靠我們來捍衛,不要讓它逐漸的被遺忘,逐漸的被遺棄!

本文由作者【Gloria】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撰寫文案,設計排版,海報,創意專題,中英翻譯,音樂製作,影片剪輯。 Australia NAATI accredited translator   Social Media Marketing - Updating social media platform......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