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德國記錄片《The cleaners》:社交媒體 & 種族歧視

圖片來源:The Cleaners - Official Trailer

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導致不少行業都要強制地進行14日以上的隔離,我便趁著這段時間觀賞了一套來自德國的紀錄片The cleaner:網絡審查員。沒想到這套紀錄片竟然引起我對這麼多層面的反思。當中牽涉的不只網路審查員的心理影響,亦有政治,種族歧視及其他問題,令人觀後也不禁思考。這篇文章亦會針對種族歧視的方向來發表意見。

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來自緬甸的羅興亞女人的說話。她訴說了往時遭到殘忍對待的回憶。當時兩名緬甸男子將她的女兒扔進火坑,兒子則拋進水渠裏,他們割下了她的耳朵並且強暴了她。雖然她出現的畫面十分短暫,卻令我頓時啞然。

紀錄片完結後我便於引擎器中搜尋了有關羅興亞人的資料,便發現原來紀錄片中有關羅興亞人的描述只是九牛一毛,原來在緬甸人眼中,羅興亞人對他們而言根本不屬於他們國家。所有的社交媒體對羅興亞人的描述都是惡毒的,甚至只要簡單地搜尋,就會發現不少緬甸人對羅興亞人施暴的照片及短片。令人不寒而慄的,是彷彿對他們而言,羅興亞人只是某種動物一般,並不將他們視為「人」,甚至連「羅興亞」也是有一種侮辱的意味。對他們而言,對羅興亞人施暴就像能成為緬甸中的英雄一樣。

我不禁思考,到底社交媒體,在種族歧視方面到底有正面影響,還是只是能隨心所欲地發言而毋需隱藏種族歧視負面影響。現今社會,社交媒體已經變成了日常之一,不少人亦會在各種社交媒體中針對時事或各類議題發表意見。以歐美國家為例,都已經出現不少侮辱其他種族的言論。

白人歧視黑人,黑人歧視黃種人,黃種人歧視落後國家的人等等各類的歧視都並不罕見。然而社交媒體的機制會顯示你感興趣的及刷下你不感興趣的話題。因而,容易令某些有強烈種族意識的人接觸到相似的資訊,因而導致大家更不能理解彼此,並惡化這個情況。歧視的人繼續歧視,被歧視的人繼續被歧視,令我不禁覺得當初令人能暢所欲言的社交媒體因為這種機制而令歧視情況更加加劇。

雖然The cleaners中並沒有深入地探討這個議題,但我仍認為這是一套大家都需要觀賞的紀錄片。當中雖然除了網路審查員外,許多議題都只是略略帶到,卻令人不禁想要搜尋更多資料。我想我亦會就The cleaners寫其他文章,就當是我對一個善意的世界發展略盡綿力吧......

本文由作者【donlise】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本人學過基本的Microsoft Office軟件操作,亦有三年工作經驗,最高職位暫時為助理主任。客戶電話的接聽及後續幫助均能做到。能純熟使用abelton live 製作beat。能説流利粵語和普通話,英文亦能進行對答。高中選修科目為數學延伸部份單元二:代數與微積分(M2)......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