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重量訓練

你做的運動真的如你所願嗎?做運動又是否真的能夠減肥修身呢?

做運動健康,做運動可以減肥修身,是的,真的嗎?為甚麼總有很多人很努力地做運動,似乎身型卻又不似一個理想中「做運動的人」呢?又,健康來說,又應該怎樣才算是健康呢?在我們時間太少,日程太趕的空間下,如果一心想要做運動卻得不到健康,那麼,我還為甚麼要做運動?

 

做運動有用嗎?當然有,不過有甚麼用?

 

要是問,做運動好不好,當然好!沒有甚麼人甚麼地方會不鼓勵人做運動的。人類天生作為動物,「動」是很重要的元素。我們的身體設計,是為了活動而設計的,要不然的話,人類該設計成植物一樣自己進行光合作用就好。

 

而基於人類社會的進化,現代社會對人類活動的需求大幅減低,使得人類需要運動的時間大為縮短。而為了確保人類身體可以持續運作,我們便需要讓身體持續活動,而令我們可以繼續活下去。

 

那問題就來了,我們是不是動一動就好?

 

很重要的一個概念,是關於身體和健康的關係,大部份人都沒有很明確的想法。在你想想,身體健康到底是甚麼一回事呢?

 

從老當益壯談到年青力壯,新一年你準備好重拾年青了嗎?

隨著這幾年的疫情,我們的祝賀語當中,少不免都很誠心地希望別人身體健康。在傳統當中,「老當益壯」是讚賞,但「年青力壯」又是不是必然呢?我們沒有時光機令自己變回年輕,是不是就不可能變得力壯呢?

 

老當益壯為何如此罕有

 

當我們看見一些老人家能夠靈活自由,身壯力健的時候,少不免有一些驚嘆,但這些情況出現在年輕人身上時,或許大家並不會有同樣的感覺。比如跑步,如果看見一位臉帶豐富歲月痕跡的老人家在街上跑,你可能會不禁驚訝起來,反之,當看見剛畢業的上班族在街上跑,你大多只會看一看,又或是會笑他年紀少少便氣喘如牛。

 

問題是,為甚麼我們會假定了年紀輕的人身體一定好,年紀大的人體能必然差呢?

 

其實這根本不應該是一條問題,因為某程度上是自然而然該發生的現象。這種現象簡單來說就是「老化」。

 

所謂的老化,以最直白的描述就是當身體隨著年紀增加便會開始退步。基本上當所謂的「發育完成」後,人類便會步入「老化」的階段,所以一些二三十歲的「年青人」說自己「老了」,某程度上是沒有錯的。

 

但是,這種情況是沒法改變的嗎?正如上文提到,是不是沒有能跑能跳的老人家呢?似乎不是,只是數量真的比較少,那是為甚麼?

 

健身中心對政府比起市民更重要,長期被看輕的醫療系統第一關卡

近日又一大型連鎖健身中心結業。對於於健身行業相關的持份者,心情顯得特別複雜。然而,這個行業多年來卻備受漠視,但在事實上,健身運動產業對於社會而言,或者真的不太重要,因為真正重要的,是對於一個政府的長期施政有著深遠而重要的影響,卻是連政策主導者都沒有好好地看重過。

 

現代社會面對的重要問題,絕對是人口老化。人口老化的理念很簡單,就是整體社會的人口變得有更多的老人家。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這種情況顯然只會越演越烈。

 

人口老化所衍生的社會問題,在於長者對於社會的價值,會由社會資源的提供者變成需求者。一個良好的社會,總不可能主動要求長者繼續工作,甚至由照顧長者變成由長者照顧社會。而另一方面,人類身體會自然老化,老化的明顯影響,便是肌肉流失,體力下降,甚至是健康水平降低,變得需要長期依賴醫療資源。

 

「長期照顧」也意味著醫療資源的長期佔用。同樣地,基於人體老化,肌肉流失所導致的活動能力下降,令長者需要別人照顧才可應付日常生活。當中,在家療養的,也需要一名「長期照顧者」長時間伴隨長者,即代表對社會的人力資源變成了轉向照顧的方向,而非直接的增值工作。若然家中環境不許可,則變成需要另外覓地興建更多的長者照顧院舍,不但是對人力資源的挑戰,也是對土地房屋資源的挑戰。

 

新年運動身體好!凍凍天氣做運動要小心唔好冷親啊!

新年緊係由做運動開始!但係近日天氣轉凍,係咪就唔可以再做運動?唔係!天氣寒冷不及人懶!只要你唔懶!再冷都唔係理由令你拒絕運動!但當然,係天寒地凍既日子,做運動當然由做好熱身開始!

 

 

要好好咁做運動,當然要做好熱身,特別係天氣凍既日子,你個人既身心狀態都係處於保暖多過郁既傾向。所以,係天氣凍既時候更加要注意做好熱身,但係好既熱身應該要點做,又應該包含啲乜呢?

 

有運動訓練背境的人在工作有甚麼優勢?

曾經和一些招募專員聊天,有一件事讓我頗為覺得有趣。就是曾經經歷過運動訓練的人,其特質都會容易吸引到招募人員的注意。那麼,到底長期受運動訓練的人,在運動以外的團隊內有甚麼特質呢,簡單地由外至內淺談一下。

 

外在優勢:充滿活力,輕鬆克服勞苦

 

不論是何種運動,只要涉及競技,都很難沒有活力的。要在賽場上勝過對手,不論是熱情滿分的外向型,還是冷靜分析局勢的內向型,都必須很活躍地去抓緊屬於他們的取勝的關鍵時刻。例如在球場上要入球,都很難可以投閒置散的去參與比賽而獲得勝利(也不說這類型人能否留在隊中都是疑問)。

 

同樣道理,在另一個層面分析,就是沒有活力的人,很難長期投入在運動訓練當中。即使是被逼參與運動訓練,在訓練時被氛圍與訓練本身的影響,受訓者也會變得較為活躍,即是沒有在表情上表露出來,但是這些活力是難以取代的。理由之一,是因為運動員的身體會有適應性的改變,為了能夠投入在運動訓練當中,身體的細胞會傾向保持活躍以應付突如其來的刺激,而不是不動。

 

被逼沒有操練的日子,可以考慮高蛋白飲食令肌肉減速流失呢!

你有因為無法操練而煩惱嗎?是的,我們明白,肌肉只有訓練才會增長,而肌肉不作訓練便會慢慢流失,隨著年紀漸長,肌肉的流失速度便會更為顯著。在這段無法操練的日子,身體「肌督教徒」,就只能眼白白看著自己的肌肉在自己的身軀慢慢遠去嗎?不!最少,透過飲食,還能夠保留多一點點。高蛋白飲食法或許就是一種救亡方法。

 

 

相信保險的人,不可能不做健身與運動

你的身邊社群不一定有一個健身教練,但幾乎肯定有一個保險從業員,而且絕大部份都是保險代理(也就是Agent),也就是說,賣保險的人還多過教運動的人吧!不過,如果你的保險顧問不做健身,不做運動,你絕對有理由懷疑他對保險的信任程度,因為,健身本來就是對身體最重要的投資,也是最實在的退休策劃,亦是最有用的保險。

 

你有買保險嗎?你是為甚麼決定買保險的?又或說,別人是如何向你銷售保險呢?

 

保險的最大作用,是在於保障你的財產,在意外發生時,可以無憂地接受醫療服務,盡快恢復。近年更多的是,為了你的退休生活,除了面對「龐大的」醫療開支可以不用擔心(其實不然)外,還可以有足夠的退休金享受退休生活。

 

但是,沒有健康的身體,如何享受生活?

 

事實上,如果退休會面對「龐大的」醫療開支,與其為此準備醫療費,為甚麼不從一開始減低需要接受「龐大的」醫療開支的風險呢?而更重要的是,基於「龐大的」醫療開支風險,保險公司近年推出的醫療保險相關產品,都開始有「終生理賠上限」,也就是如果你是長久需要有醫療開支的理賠,事實上也不一定會「終生可賠」。

 

但是,持續有效的健身訓練,本來就已經可以大幅降低醫療開支。

 

你以為健康只和醫療相關?事實上可以完全無關!

很多時候,醫療與健康的專欄都喜歡放在一起,導致社會大眾很易有一個既定形象,就是健康便和醫療相關,因此,健康服務便等同了醫療服務云云。事實上又是否如此呢?在筆者看來,健康與醫療,從根本上就是兩個走向,好比佛洛伊德大師對於人生定向的兩個方向,一邊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另一邊是逃避死亡的追逐。

 

醫療服務是甚麼呢?說到底,醫療服務就是為了延續生命的服務。不論是家庭醫生的門診服務,還是應付危急情況的突發性手術,基本上都是與「逃避死亡」相關。亦因如此,醫療服務的最大目標,甚至是唯一目標,就是讓服務使用者(即病人)能夠維持生命。

 

因此,一些手術或療法,可能長遠而言帶有其他與生命無關的副作用,例如傷口不美觀等等,對於醫療服務的提供者來說,不盡是優先考慮的方向。更特別是在一些非常繁忙的醫療機構,例如公立醫院,根本無瑕多花心思處理傷勢,定然會是盡力完成醫療服務的最大目標:保存性命,僅此而矣。

 

那麼,健康服務又該是甚麼向性呢?健康服務,其實在現代社會的醫療體系也有調撥資源下去,目的,就是為了讓醫療機構的負擔減低。因為健康服務的功效,在於能夠讓使用者著意自己的身體健康水平,從而在需要動用醫療系統的資源前,已經能夠發現問題,及早處理。

 

公園設施真的適合長者嗎?為甚麼缺乏了重要的肌力訓練器材?

你們印象中的公園設施是怎樣的?現代都市的公園設計,其實都很有功能性和針對性,如果以香港現狀而言,那就特別針對了兩個族群:兒童與長者。今次筆者集中討論的是:如果公園設施是為了長者而做的,現在的公園設施真的適合長者使用嗎?

 

為甚麼要為了長者而設計公園的話,其中一個考慮,是為了讓長者可以透過使用公園的「健身設施」以維持身體健康。問題是,為甚麼我要強調加上引號的「健身設施」呢?因為,到底現在的公園設施,是否真的能夠達到「健身」的目的。

 

「健身」固然是可以維持身體健康,問題是,「健身」是如何維持身體健康?根據身體適應性原則,身體會為了應付持續的外來刺激,而會改變身體的狀態以應付身體需要,所以「動者常動」,經常有運動的人,便能持續活動,比起只能卧床便來得好了。

 

但是,如果是以這部份考量,那就明顯地忽視了另一項重要元素,那就是「肌肉流失」。人體自從完成發育後,便會開始步入肌肉量逐漸減少的趨勢,並且會隨著年紀長大而減速加快。當流失肌肉的話,身體的主要功能,就是「運動」,本身便會開始無法應付。也會出現「肌少症」的情況。

 

在你的大腦感到疲倦時用深蹲休息吧!

為甚麼你會感到疲倦呢?明明整天都只是坐在電腦前邊,沒有甚麼體力勞動,只是很努力地用上腦力,怎麼會影到到身體感覺已經完全乏力呢?而如果我跟你說,這個時候,你反而需要好好用力,真地去做一次深蹲訓練,反而你會令你的腦袋重新啟動,再次感受腦力的力量,或者你會發現,其實你一早有過這些經驗。

 

用一個很簡化的概念表達所謂「腦力的力量」是甚麼一回事。事實上,不論用腦還是用力,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也是來自你進食的消耗,繼而分解在你的身體內不同的器官,想當然了,你的腦袋也是器官之一,因為,「腦力」其實也是一種讓你的身體消耗的一種,這也解釋了,為甚麼沒有肢體動作的體力勞動,一樣會有疲倦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