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雇思維

【自雇思維】自由工作者,其實就是一人企業,就該用企業的四個思維來規劃經營

自由工作者,其實就是一人企業,就該用企業的思維來規劃經營。

什麼是企業的思維?在過去十多年的職場經驗中,我認為有四項思維是一位優秀經營者都應該具備的,那就是財務思維、數據思維、統計思維與禪意思維。

財務思維,不僅達成目的、更要省時省力

首先是財務思維,也就是時間、成本、成效的考量。一切的活動,都有其成本,即使什麼也不做,也存在著機會成本,所以不僅要達成目的,更要省時、省力。

數據思維,做對的事、把事做對

其次是數據思維,讓數據說話。不是在談預測,而是講風險,降低不必要的風險、盡可能地確認可能的情境。數據告訴我們那些事做對了?那些事做的沒有成效、甚至做錯了?去修正或停止。

【自雇思維】打造成功商業模式的三個自我檢視

商業模式是什麼?能吃嗎?

「所謂的商業模式即是一個事業,創造營收與利潤的手段與方法 。」維基百科上是這麼詮釋的。

《獲利世代(Business Model Generation)》的作者 Alexander Osterwalder 是這麼詮釋的:「商業模式是描述一個組織如何創造、傳遞及獲取價值的手段與方法」。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富士康前副總裁程天縱先生對於商業模式的解釋,也是我相當認同的。

【自雇思維】從受雇到自雇:轉身不必華麗,但要傾聽內心的聲音

近日受邀回到母校所上演講,主題是「從受雇者到自雇者:統計人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希望我向學弟妹分享個人的職涯規劃,身為一位統計人,應該如何在職場上發揮自己的優勢?有哪些選擇?為何選擇從職場離開,成為一位自雇者的心境轉換與角色轉換上有什麼困難與建議?

坦白說,我還在成為自雇者的路上摸索著,也談不上成功;但希望透過我個人的經驗分享,讓更多想成為自僱者的朋友們,多個選項和方向可以參考。

自僱者與自由工作者的不同

什麼是自雇者?簡單來說,就是不屬於任何組織的工作者。

根據勞動部的定義,是指「自己經營或合夥經營事業而未雇有他人之就業者。」換句話說,就是「一人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