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行樂

及時行樂,不為了他人只為了自己,快樂每一天好嗎?

每天忙著關注別人想著別人的時候
可曾想想你自己呢?
譬如:
想想自己吃美食味蕾爆擊震撼你的身心靈時刻
想想你達成你夢寐以求的里程碑成就滿滿時刻
想想你突破恐懼跨越自己感到舒暢感動的時刻
想想你做真心喜歡的事情感到投入滿足的時刻

及時行樂
不為了他人
只為了自己
快樂每一天好嗎?

批判「及時行樂」

有些人享受過後,講一句「及時行樂」;有些人意圖享樂,又講一句「及時行樂」;有些人甚至以這句話為人生格言,勉勵自己好好過活,即是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及時行樂。平常對話或者忙碌多時,想到要取樂慰勞自己,拋一句及時行樂,也無傷大雅,只是說的人最好瞭解自己所講為何。

 

所謂及時即是不遲不早,在最適當的時候做,例如「及時拯救意外中的傷者」,那情況是稍遲援助,傷者將遇上更大危險;較早搶救就算是預先解除威脅,我們都不稱為「及時」。從語義層面分析,「人應該及時行樂」是套套邏輯(tautology),有如講「四足動物有四隻腳」,因為「及時」就是在適當時候,如何判定是適當時候?就是當刻該做,沒有過早,沒有太遲,如果在某個時候應該行樂,當然就要行樂,「應該」和「及時」的意義重複,互相指向。「人應該及時行樂」成為自足的語句,即沒有提出具意義的論點,其實也只是「適當時候做適當的事」之享樂版,這樣分析過後,「及時行樂」即變得興味索然。但聲言「及時行樂」自古有之,聽起來也頗為順耳,所以下一步就要從語用層面分析。

 

「及時行樂」一語可能最早見於《古詩十九首.生年不滿百》: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