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脫手的稿子,只是日記;不能脫手的劇本,只是夢囈。」—李碧華
就算是不能脫手的日記,起碼當成一本裸奔在公共空間的日記,機緣跟時機會讓適合的人瞄上一眼吧。

IG:streaking_movie_diary(裸奔電影日記)

【工作經驗分享】關於人際

我常常強調,識人好過識字,這一點不單止在於找工作上,在工作情況下,維持良好人際關係,應該是我最努力維持的一件事。這應該可以適用於任何工作。
「易地而處」是我工作時想他人立場的大原則,你以為很輕鬆的部門,如果同事認真做,一定都有他的難處。

而chur的部門也可以hea做,再細微的工作如果認真做也會有分別的。

有時我覺得,不用大家都喜歡你。只要沒有不喜歡,沒有針對你的話,工作也可以順順利利互相合作。「你幫下我,我幫下你」,很重要。不需要成為朋友,但不要樹敵。

【電影圈】有關拜神

電影行的人有不少都多少相信一些鬼神、風水類的事情。
除非是教徒,否則許多導演、監製、明星一到現場開工,都不免要燒燒香拜拜神,保佑一切順利。

有些事真的寧可信其有。

特別是拍攝電影,少不免要去些格外偏僻、杳無人跡的地方去拍攝。那些地方,你永遠不知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或者曾經是什麼地方(應該說,最好不要細問)。最好的方法就是燒個香,拜個四角,跟各位好兄弟手足說聲打擾了。

這應該都已經是必然的安全措拖之一了。

對,安全措施。
那些辦公室裡會放幾個水晶球、放放金龍換換位置的,可能是保拍攝順風順水,平安無礙。但是在現場燒香拜神,就真的是安全措施。

來說個故事好了。

曾經有拍過一條作品,借了一間屋拍攝,那間屋,看景時沒事,到拍攝前一日,陳設時,其中一個窗戶毫無預警地掉下街了!
萬幸沒傷到人,製片導演第一反應:拜神!

再來另一個故事。
曾經有個農曆七月十四,有一個劇組租了一座建築拍攝夜景,那是mini-crew,人手不多,拍攝主要都在二樓大堂,且預定在天亮前上六樓拍攝一個鏡頭。因為拍攝太mini的關係,原本為了方便,並沒有拜神。

【電影圈】關於博學

書到用時方恨少,是我日日夜夜都深切感受到的一件事。

我常覺得經驗的副導演就像是百科全書:有關警察的事他們瞭如指掌:XX年開始警察換了制服、xx年開始用伸縮警棍、XX年開始用XX款警車、XX年開始用XX款電單車⋯
然後看見一些前輩熟練地組裝著幾款不同的槍、跟爆破組用號碼跟份量去溝通、然後再臉不改容地駕著一輛車來個急彎煞停⋯啊,是有飛車組跟槍組跟爆破組的,通常副導演也是試位或試試基本操作而已,但作為一個小薯也不禁傻眼:這些人是哪來的恐怖份子?

好我剛剛說的都是警匪的例子,那不拍警匪片/把技能都學了就得了吧?

太天真。
鑊鑊新鮮鑊鑊甘,有時要做的research,specific到難以置信。

當你不拍警匪、拍文藝片。又是另一個大難題。

【電影圈】有關拜神

電影行的人有不少都多少相信一些鬼神、風水類的事情。
除非是教徒,否則許多導演、監製、明星一到現場開工,都不免要燒燒香拜拜神,保佑一切順利。

有些事真的寧可信其有。

特別是拍攝電影,少不免要去些格外偏僻、杳無人跡的地方去拍攝。那些地方,你永遠不知曾經發生過什麼事,或者曾經是什麼地方(應該說,最好不要細問)。最好的方法就是燒個香,拜個四角,跟各位好兄弟手足說聲打擾了。

這應該都已經是必然的安全措拖之一了。

對,安全措施。
那些辦公室裡會放幾個水晶球、放放金龍換換位置的,可能是保拍攝順風順水,平安無礙。但是在現場燒香拜神,就真的是安全措施。

來說個故事好了。

曾經有拍過一條作品,借了一間屋拍攝,那間屋,看景時沒事,到拍攝前一日,陳設時,其中一個窗戶毫無預警地掉下街了!
萬幸沒傷到人,製片導演第一反應:拜神!

【電影圈】關於等待

在劇組拍攝時,其實當中不缺等待的時光。應該說,整個拍攝都是等待的過程⋯同時,也是跟時間的競賽。

首先,這世界不會有沒有限制的場地:如果是室外場地,就有日光跟黑夜時間性的限制;室內場地也會有時間限制,即使沒有時間限制也肯定有場租,就算想無限拍⋯你家的製片也會成為背後靈阻止你的。
啊,話扯遠了,再拉回來,在講等待。

通常在製片部跟場務到達現場後,先到達的都是機燈組。如果除了日景+外景,大多情況下燈光組也需要時間打燈,就算還沒有決定先拍哪裡, 光是把大型器材搬上搬下、把背景打亮就需要不少時間,機燈組都很辛苦呢。

有的時候場地要即場陳設,那樣的話美術跟道具組也需要早到現場盡快把場地跟把需要的道具準備好。另外演員化妝換衣服(特別是古裝)也需時甚久。 如果是槍爆、威也動作場面,重新設定一次就以小時計。

最正常的做法是,大家拿到了當天要拍的鏡頭,演員們走一次位,然後按照演員的走位拍master,再跳近拍攝,然後看不同情況看看跳拍還是順拍。

不過,但其實第一個鏡頭只要導演不要拖延太多決定劇本和第一個鏡頭,只要大家有好好跟著通告單走,(應該)不會出太大問題。
問題是之後。

【電影圈】關於入場

自從(暫時)從最前線退居下來之後,最高興的事就是多了時間可以入場看電影。有時候拍攝沒日沒夜,睡覺的時間都不夠,基本一回家睡不到兩三小時便要出現場,更枉論是找時間去入場看電影。
沒時間去戲院?可以看netflix啊!
我總覺得,不一樣。

在netflix跟網上看戲風行的這個世代,什麼戲入戲院看,什麼戲等netflix或上網看(或者有沒有都沒差),變成了一個考慮。

你的考量是什麼?

去除有換票證這個考量,你要真的掏錢入場看,怎樣你才會決定入場?

問過一些友人的意見,CG是其中一個考慮:大場面,華美的畫面、精緻的CG。可能我本來就是與世界背道而馳的怪人,如果我沒不喜歡那些劇情,看到再精緻的畫面,我也會後悔入場看。我幹嘛付錢看兩小時screen saver啊⋯?所以,老實說,Marvel系列、水行俠我通通沒有入場看。因為我也頗肯定我不會太喜歡那劇情⋯那就,嗯,讓我做個脫節者吧,是的我沒看。不過該知道的人名跟劇情基本我都能搭上話,這就夠啦。

年輕人,到底有咩驅使你比百幾蚊入場睇戲呀?
(年輕人,到底有什麼驅使你用百多元進場看戲呀?)

我不懂說。

但我覺得,還是到戲院看最好。什麼戲種也是。

【電影工作者】關於阻街

一旦拍攝不是在私人地方或者偏遠的片廠,在香港拍電影電視廣告,「阻街」幾乎是例牌會發生的事。這是土地問題,基本上,沒有解決方法。

正在拍攝的地方會阻到人是當然的,就算你在看新聞,後面有個路人舉中指或者比yeah,也難免會騷擾到視聽,何況是拍戲:那個本應是嚴肅、或感動、或幽默...不論是什麼,觀眾的視線也該留在主體跟早排好的臨演身上,如果有路人比yeah看鏡頭,那還能看嗎?!

【電影工作者 】有關爆鑊

俗語說得好:無最大鑊,只有更大鑊。(書面語:沒有最糟,只有更糟)
也許這無關電影,而是各行各業也會有的一個現象。居高位者,也會共享一種雅興,叫做即興(即「爆鑊」)。而且萬一他們發現即興的要求能夠被滿足後,事情只會變本加厲。
何謂即興?即是明明你有很多時間有機會可以修改,或者思考,卻偏要在關鍵趕急,或者一輪垂詢,早已定下定案,臨執行之前或者執行之際的臨時修改。
即興這回事,是前中後期也可以發生的。
前期還在籌度劇本的時候,即興這回事算是傷害性最低,因為說到底,尚在紙筆墨的階段,會被影響到的也只有編劇而已。不過正因為是天馬行空的狀態,各種即興的改動,看起來就似乎不是什麼一回事了。
⋯但真的不是一回事嗎?
交稿的一瞬,突然提出「改一點,就把角色職業從間諜變成警察。」
先生,這樣的話其實是需要把整個劇本都改一次,因為人物的動機跟走向跟行動方式都不一樣了好嗎。當然,高位者是知道的。可能說完,他們心裡也沒底,這個改動影響有多大,不過思考這件事,就算上編劇的工作了。不過,劇本這回事,直到拍攝的一瞬間也未為真,就算拍了,也可以重拍,前期的修正是真的小菜一碟。
現場的「爆鑊」才是真的爆。雖然電影工作者看起來又chill又隨性又任性,但是其實許多事是需要預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