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手座的女朋友

5個應該入手【動物森友會】的原因

1. 高自由度

正如【動物森友會】的廣告提到,玩家身處無人島之上,『因為什麼也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這款遊戲沒有規限。遊戲主線基本上就是讓玩家慢慢賺取金錢來擴建自己的家。所以,玩家可以自由自在的玩這款遊戲。有的玩家專注擴建家園;有的專注收集不同的物品;或是連線與不同島民交流。基本上,這款遊戲有著千變萬化的玩法。

2. 支援多人連線

本遊戲支援多人連線。一部主機可以製作一座島嶼以及支援8個玩家在島上生活。有幾個Joy-con的玩家可以和親朋好友一同遊玩這款遊戲。玩家也可以另外購買Nintendo Online服務。玩家擁有Nintendo Online服務後就可以連線和其他線上玩家一起玩,可以邀請網友來你的島嶼,也可以參觀其他人的島嶼。

【繪畫技巧】5 個電繪新手常犯的錯

1. 不用參考圖

筆者一開始接觸電繪的時候也不用參考圖。但也正因為這樣,畫出來的人體比例都很奇怪,畫的高光或是陰暗處也掌握的不準確。透過參考reference,新手可以更加理解人體構造以及掌握高光等等。筆者推薦用Tumblr或Pinterest等網站來找參考圖。新手不妨找一些參考圖來練習。

2. 太過執着細節

新手在接觸電繪初期,往往會太注重細節,比如要上線的時候都不斷想要畫的圓滑一點,因此不斷修改。又或是畫畫時往往會把畫放到好幾百倍大。但事實上,人們在看你的作品的時候,往往只會注意畫的整體,而不會特別留意細節。 所以,與其不斷修改細節,畫師更應該注重調節整幅畫。譬如,調整畫的對比,飽和或是色相等等。

在香港從事創作的辛酸

在香港從事創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無論是從事藝術,文字創作,或是做媒體工作,都是非常不容易。先不論香港政府對藝術行業的支援是否足夠,筆者認為從事創作最辛酸之處,是在於大家都不理解做創作的辛酸。
 
筆者是一個業餘畫家,在社交平台有自己的專頁。最近開始接委託,幫別人畫畫。前幾天收到一個俄羅斯網友的私訊,想要我幫他畫動畫。但問題是,網友並不打算給予任何報酬。無奈的是,這一類事情並不是單一例子。相信從事創作的朋友們都會遇上類似經驗。被買家壓價,被要求當免費勞工的一類情況絕不罕見。
 
在許多人眼中,從事創作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工作。的確,打字,畫畫,設計程式又不用付出體力勞動,但這並不代表創作是一件容易的事。譬如說,有時候要畫好一張插畫,得花上整天的時間。但回報卻可能只有一兩百塊。這樣算起來,一個畫家的時薪比最低工資還要低。所以,在香港做創作的其中一個問題,就是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而且,買賣創作本來就是一買一賣,但筆者有感從事創作的人在買家面前都十分卑微。譬如,即使遇到上文提到被壓價的情況,不少創作者都會默認接受。更甚的是,創作時買家總是會諸多要求,覺得自己付了錢就任意去刁難創作者。從事廣告創作的朋友就應該最身同感受了。
 

溫水煮蛙的偽術

以前從生物課上聽過溫水煮蛙的實驗,大意就是青蛙會隨身邊的溫度而改變自己的體溫,以適應環境。而當你放青蛙在一鍋冷水中,並慢慢把水加熱,青蛙並不會察覺,並改變自己的體溫,並漸漸被沸水燙死。
 
有趣的是,青蛙面對沸水時,會自己跳開,證明青蛙並不是不能察覺危險,只是它們不注意慢慢改變的環境,最終死在鍋中。筆者有感,鍋中的青蛙就恍如現代都市人的寫照。有時候,我們都寧願安於現狀,都漠視了面前的危機,不願做出改變。但時代每分每秒都在變。在我們披星帶月之際,世界已經變得物是人非。
 
筆者很喜歡聽phone-in電台節目,聽過不少聽眾訴說自己的愛情問題。譬如,有不少已婚的人都說自己和伴侶越走越遠,分歧越來越大,都選擇坐視不理,後來懷疑伴侶出軌,最終只可選擇離婚,更熬出情緒病。我們經常都會漠視身邊的小改變,不解決問題,最終醞釀出大危機,到終於察覺時就已經為時已晚。
 
又比方說,在職場上,員工經常要做自己工作範圍外的工作,日積月累之後,上司會以‘相信員工能力’之名而給予更多工作,而導致員工要超時工作。最可笑的是,不少員工會默然接受這種潛規則,超時工作也任勞任怨。
 

How to stop overthinking

There’s a saying that goes like this, ‘overthinking is like sitting on a rocking chair, it keeps you doing something but it doesn’t get to anywhere.’. Sometimes we like imagining the worst possible outcome, and then we start worrying about it. I am no psychologist, but as a person who had been battling with anxiety for years, I have come up with several ways to deal with overthinking.

萬事都要先Fact Check

2010年有網民在高登上訛稱已在時代廣場安置炸彈,雖然網民指他只是開玩笑而已。但所謂一傳十,十傳百,事件惹起公眾恐慌。最後網民甚至被拘捕。事主胡亂在網上散播謠言的行為無疑是錯,但當初分享帖文的人也有責任。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在一彈指間就能接觸不同的資訊。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最重要就是學會fact check。意思是指在接觸到網上消息是,要先核實事件的真實性。這時世下要Forward資訊完全不費吹灰之力,但正正是因為這樣,才導致不少錯誤的資訊被誤傳開去。
 
時下有不少內容農場(content farm),即一些為了點擊率,以譁眾取寵的句子為題,散播不實內容的帖子。筆者身邊有不少親友經常會在社交平台分享這些content farm文章。親友往往會說文章由可信的朋友分享出來,是非常可信的,實在是令筆者嗤之以鼻。
 
有批判性思考是無比重要的。不僅僅是對網上的資訊,而是對時下的新聞都要有批判性思考。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早幾年前有電視台誤報江澤民逝世的新聞。想想看,連電視台都能如此失實,觀眾當然不能盲目相信現在所接觸到的資訊。再者,筆者認為時下不少媒體有自我審查,有偏頗之嫌。觀眾定必要自我思考資訊的可信性。
 

為何上一輩的人總覺得年輕人在無病呻吟?

在最近的政治氛圍下,筆者總是聽到不少上一輩的公公婆婆在抱怨,說現在的年輕人大肆破壞,『搞亂』香港。最重要的是,他們總是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不懂得飲水思源,總覺得年輕人在無病呻吟。問題來了,為何上一輩的人總抱著這種心態呢?
 
的確,現在的年輕人溫飽無憂,有充裕的物質。但他們都似乎並不滿足,還是想追求更多。在上一輩的眼中,年輕人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我們無可否認的是,時代漸漸變了。
 
筆者之前看到一部電影,名為《美國動物》(American Animals)。電影講述一群出生於小康之家的大學生打算偷走學校圖書館裡的藏書,然後變賣藏書來牟利。筆者先聲明,我並不是想要美化電影中偷竊的行為,但我認為電影中的年輕人不僅僅為了錢才偷畫。畢竟,他們都是受過教育的人,家裡又不是缺錢。他們更想的是打破沉悶的生活,實現自己。
 

請不要再叫我樂觀點

筆者並不怎樣喜歡卡通片,但卻很喜歡迪士尼的《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電影講述主角Riley 腦海中有代表不同情感的角色去控制Riley 的情緒。而Riley 的記憶會儲存在一個個記憶球裡面。某天,代表歡樂的Joy嘗試丟掉Riley 不開心的回憶,但卻惹來反效果⋯⋯筆者之所以喜歡Inside Out是因為電影帶出了一個道理—喜怒哀樂都是人皆有之的感受。

打從我們出生起,人們都教我們做人要開心點,不能哭。小時候哭,媽媽總是會制止我們,叫我們要笑。長大了以後,生活不如意也不能哭,因為哭是懦弱的表現。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了埋藏自己的感受;我們學會帶著面具待人。

筆者很喜歡聽樂隊Paramore 的歌,最近特別喜歡聽他們新專輯裡面的《Rose-Coloured Boy》,尤其喜歡當中一句:” Just let me cry a little bit longer, I ain't gon' smile if I don't want to”。歌曲意思是講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樂觀得看待事物。當遭遇不幸的事情時,人還要強顏歡笑,簡直是雪上加霜。

為何完美女孩只存在於電影世界中?

網絡上有一個名詞叫Manic Pixie Dream Girl,意思是說那些只存在於電影/小說等虛擬世界中的完美女孩。500 Days of Summer(戀夏500天)裡的 Summer,Breakfast at Tiffany‘s(珠光寶氣) 的Holly,或是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無痛失戀)的Clementine,她們都是Manic Pixie Dream Girl 的典範。她們都我行我素,有自己的性格,不像其他女生般平庸。她們甚至稱得上為可遇不可求。問題來了,為何這種完美女孩只存在於電影世界中?
 
誰不喜歡率性,有自信的女生?電影裡的女主角總是有著自己的想法,有遠大的夢想,更有深厚的內涵,而且還善解人意。這種完美的女生誰都都愛。只是,這種女性形象是虛擬的,是電影公司設計出來討觀眾歡心的。而這種女生永遠的不會存在於現實生活中。大部分主流愛情片不會過於著墨於女主角的缺點上,當然,電影公司都想塑造一個討好的女主角。他們會盡可能物化女主角,讓她變成男士會喜愛的形象。善解人意,開朗樂觀,性感苗條,都只不過是電影公司捏出來的一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