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時節,一蓑煙雨

夜光雲(圖片來源︰https://bit.ly/3hih5mU)

公司所有職員都收到一封電郵, 是由老闆發出的,內容指為求令各同事的合作更順暢,各人掌握協作者的工作進度,下周起全公司上下運用一個網上應用程式,用以記錄工作進程。每逢新工作項目出現,主管就把它輸入至程式內,上列項目名稱、負責人和截止日期,同事完成項目就在其上加上剔號,各名同事亦可在旁加上附注、意見。新政策的運作模式就如以告示板載列資料,有關人等隨工作進度修改資料,只不過由紙筆換成電腦和網絡。

該公司有幸有不幸,不幸在決策者不過如此,認為這些方法有效提升工作表現,手段變成目的,終究只起監察員工的效果。所幸的是九成以上員工智力正常,認定這項措施不能帶來實效,徒增同事在程式上輸入資料的時間,反倒降低辦理正事的效率,若要令同事工作進度協調,增強溝通便可,並要削減不必要的工作程序;若真要監察進度,指示員工每日在通訊群組報告就可。老闆沒有能力鼓動員工積極辦事,只能以監察手法達致完工。餘下不足一成不反對新措施者,以及心態上反對、卻立即跟足程序者,趕緊學習應用新程式:怎樣建立新清單、怎樣輸入工作項目、怎樣剔選已辦事項、怎樣配色以標示不同類別的工作……繼續鑽研下去,出版一部天書也非難事。

類似的行為模式很常見,遇上颱風暴雨,有些人擠進街市、超級市場,買入超乎所需的貨物,但過往二十多年來,我們身處的社會在惡劣天氣下物資從未短缺。部分公營機構的管理人員對政府政策非常敏感,往往在消息形成時已設想各種可能狀況,再訂定各種應變措施,彷彿寫下幾套劇本。這固然可謂未雨綢繆,是否反應過敏就因情況而異。或許老闆可以欣慰,因為有些非管理層級的前線員工會與高層共負一軛,預先憂慮轉變帶來的影響,用盡方法適應。這種情況在專業人士中更為常見,他們把迅速吸收知識的才能、對專業界別內事態發展的判斷力,都用於保障飯碗上。

我們都被指教要具備適應能力,隨機應變,在急風暴雨中保存全身,積極地說,就是早著先機,預早測定變幻,從中獲益,正如在投資場上斬獲,每每榮膺獨具慧眼的美譽。消極地說,就是趨吉避凶,及早察覺危機,遠離潛在風險,別人求倖免,我則本具洞察力。醒目、識轉膊、有眼光,這些不正是無數前輩訓誨我們當擁有的特質?若後輩真的如此,就當他是明日之星、可造之材,又傾囊相授甚麼秘笈;若後輩不是如此,就指他魯鈍,一蟹不如一蟹,搖頭嘆息。

然而這種判斷是否正確?應付外在條件的快慢,不足以斷定適應力的高低,公司指派運用無聊軟件,員工立即學習使用;颱風消息有所不利,刮光貨架;行業政策勢將轉變,一個下午熟讀文件,電腦備存多份應對方案;不計想像的部分,這些仍是應付外在條件的方法,不全然與適應力有關,因為做這些事的人只求行動後原有的好處不受損,也就是行動帶來處境不變,他們渴求的正是這種不變。真正的適應力是安時處順,遭逢變故卻不過份在意外在條件,究竟明日食粥食飯、吃麵吃意粉,還是無可奈何節衣縮食,都不至因不利處境而焦慮。這是根本上不恐懼變化,自然對具變化特性之具體事物的反應也不太激烈。

過去二三十年,很多人似乎過了安舒豐裕的日子,未來有何變異,實在難料。基本的生活條件還是要確保,但如果今日仍在東奔西跑,只為一兩件貨物;輾轉反側,全因腦內演習資產如何調配,就多半未適應這變幻莫測的世代。怎才是真正的安舒,值得思考。
 

本文由作者【海中地職人】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創作者
接觸的日益增多,不及人和事多姿多采;崗位轉換頻繁,不及世界瞬息萬變。深信思想和習慣形成觸覺,觸覺帶動技藝。海中一片地上,能做多少就多少。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