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影評:戰爭為和平

《長津湖》電影劇照。網上圖片

最近跟一位閱歷廣闊的朋友談天,他提到我們長期生活在和平時代,而在香港更不像其他地方需要服兵役,認為是人生歷練的一大缺失。友人的一番話引發筆者的同感,既然不能透過當兵去體驗戰爭(希望一輩子都不會有這種體驗),也至少應該透過影視媒介去認識戰爭。因此,筆者決定進入戲院看戰爭片《長津湖》。

《長津湖》沒有過多的政治宣傳,對於當年中國參與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只是簡單交代了美國有侵略中國的野心。但除了美國的明刀之外,電影沒有提及蘇聯的暗箭。蘇聯當年對中國隱藏的陰謀,也是促成當年中國不得不參戰的原因。蘇聯其實對中國的領土一直有野心,滿清時代,中國東北的領土就被俄國佔領。二次大戰結束後,蘇聯不情願地把東北的領土歸還給中國。及至朝鮮戰爭爆發,北韓被美國打得節節敗退,當時蘇聯作為社會主義陣營的老大,為何沒有大量派兵援助,最後反而是老二中國出兵?其實,蘇聯是有意讓中國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局,按中國當時的軍力,若出兵,沒有勝算;若不出兵,美國就很可能佔領朝鮮後便入侵中國。屆時,蘇聯便可坐收漁人之利,待解放軍敵不過美軍時,便派兵援助,乘機佔領中國的一部分領土。蘇聯不是在二戰打退德軍時,便乘機控制了東歐諸國嗎?因此,若當年朝鮮的局勢失控,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中國被美蘇兩霸瓜分,不只分裂且失去獨立主權。然而,美蘇估不到中國會參戰,而且最終還打勝仗。

作為戰爭片,《長津湖》最為呈現出來的是中國軍隊如何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奮戰。不論是游擊戰、埋伏戰、人海戰,及缺乏物資下的寒天長征,其現實的慘烈程度,相信都比電影的片段更為可怕。中國人當時為何擁有這種超乎常人的能耐?一來,8年的抗日戰爭,基本上都是以弱制強的,估計許多參與朝鮮戰爭的軍人,也參與過當年抗日戰爭,實戰經驗豐富。二來,中國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苦難史,國人希望國家得享太平,民族不受欺負的意志已深入骨髓,打起仗來是拚死命的。

電影中的一些角色,不時會表達出對家人的想念。這是一種矛盾的感情,一方面參戰是為了保家為國,但同時也很可能跟家人永別。電影中有一句對白化解了這種矛盾:「這一代的人打了這一場仗,下一代的人就不用打了」。戰爭難免會造成很多家庭的破碎,但防衛性質的戰爭若果不打,便會有更多的家庭破碎,而且還會蔓延至下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因此,防衛性質的戰爭是為了爭取長久的和平,長久的和平是無數家庭、幾代人幸福的基礎。

在電影中,也有描述美軍渴望回家的片段。朝鮮戰爭對中國來說是非打不可的衛國之戰,但對美國來說其實不是非打不可的。朝鮮戰爭的觸發點是北韓對南韓的入侵,美國協助南韓擊退北韓也無可厚非,但揮軍越過三八線,直抵鴨綠江,實際是對別國領土的野心,不是口頭上的維護國際和平。帝國主義的擴張只是為了極少數當權者及大財團的利益,但犧牲的卻是普通的人民及家庭。若不是美國當年越過三八線,直抵鴨綠江的野心,美國軍人真的可以回家過感恩節及聖誕節了。

電影中還有兩個特別的片段。一個片段是主角伍千里阻止弟弟殺死而頻死的美國軍官,另一個片段是當麥克阿瑟將軍看見在冰天凍死的中國士兵時,向他們致敬。其實,對人性的關懷及尊重,中國人與美國人並無分別,實在,兩國的人民並無深仇大恨,本可以和平共處,戰場上的血腥撕殺是沒有選擇的。若說,人的命運是不能自控,那戰爭就是把這句話的殘酷推到極致。

最後,看完《長津湖》後,內心有一種難言的沉重,對現在的和平會更珍而重之,畢竟這是前人用血淚與性命所換取的。

 

本文由作者【Tiger86】創作刊登於HKESE,如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回應
Blogger / 內容創作者 / 作家大招募
投稿刊登你的文章,成為HKESE 平台作家
HKESE 自由作家計劃